因為蔡邕肯定是會以適合教授他的內容為主,劉毅擔心小蔡琰聽不懂。
可是幾天的接觸下來,他知道根本就不應該擔心小蔡琰,而是應該擔心自己。
原來,三個人裡麵,文學素養和年齡大小是相反的。
目前學業進度最高的反而是蔡琰,大部分詩書典籍都已經通讀過,慕時則是學過其中的一部分。
至於劉毅,除了繼承自記憶碎片裡的那麼些,剩下的隻有前世讀過的那麼點古文了,不提也罷。
在今日的例行課業完成之後劉毅沒有像往常一樣領著慕時返回北海相府邸,他今天來找蔡邕,可不僅僅是為了來上課的,還有彆的事情要請教。
關於辟召謀臣的事情。
兩個月前糜竺從徐州返回,帶回了徐州的名士名單的時候,劉毅心裡是很激動的,看看上麵都有誰?
陳登、王朗、張昭
劉毅都要饞哭了。
先說陳登。
前世劉備這樣評價過他,“若元龍文武膽誌,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像元龍這樣文武足備、膽誌超群的俊傑,隻能在古代尋求,當今芸芸眾生,恐怕很難有人及其項背了。
這可不是劉備當麵說好話的言辭,而是在和許汜與劉表一起談論的時候駁斥許汜的話。
如果不是陳登饞嘴死得早,他在後世的名聲起碼要高好幾個檔次。
不過陳登是陳氏子弟,劉毅覺著可能性不大,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想要試一試,畢竟陳登這個人脾氣有點特彆,交朋友不看地位家世,萬一就成了呢?
而王朗,劉毅在前世中對他的印象倒是不深,之所以知道此人,還是因為這家夥在很多三國類遊戲中是個比較有名的龍套謀士。
各種類型的遊戲都能見到他,r卡王朗、藍色武將王朗、70幾點謀略值的王朗劉毅記得前世在某個卡牌遊戲裡麵見過此人的小傳,王朗是個經學家,最後在曹魏那裡做到了三公。
如今劉毅已然知道不能用前世的舊眼光來看待這些名臣,尤其是這種能做到三公級彆,明明在後世沒什麼大的名氣,卻還能在所有的三國類遊戲裡麵露臉的,更是不能小覷。
所以,在劉毅看來,曹大胡子都能讓他做三公,起碼能力是極強的,不談謀略,至少在政務上是一把好手。
至於張昭,那就更不用說了。
所謂,內事不決問百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雖然這是演義裡麵詞,但是羅大寫三國演義的時候隻有蜀國偏的有些多,而吳國是最符合實史的,單就這一句話,就足以說明張昭的水平。
雖然張昭是個主和派,但這是屁股決定腦袋,沒辦法的事情,不能以此來否認張昭的能力。
劉毅在看到這三個人之後當場就坐不住了,他抹了把口水,立即就讓孫乾代筆寫了辟召的帛書,讓糜竺派人去送。
如果不是他當時急於去雒陽脫不開身,說不得都會考慮登門拜訪。
不過沒登門拜訪其實也不礙事,畢竟現在的主流就是發辟召書,此時還沒有劉備三顧茅廬哄抬士價這一出戲碼,如今名士還沒那麼矯情,不會認為發辟召書是不尊敬在輕視羞辱他們。
可是不認為輕視歸不認為輕視,該拒絕的還是會拒絕的。
劉毅上午收到了他發出去的辟召書的回複。
陳登、王朗、張昭無一應辟。
比何進還慘。
人家何進何大將軍,好歹還辟召了幾個名士的,而他劉毅,在雒陽的時候還在心底裡麵笑話何進,結果沒想到現世報來得這麼快,自己也被“名士”們剃了個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