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陽球自己,衛尉,掌管皇城宿衛守備的。
嗬嗬……
那些士子文人總說這幾個人是被宦官誣陷而死,但是又語焉不詳的說不出來人家怎麼誣陷的。
“不管,彆問,問就是誣陷。”
講真,劉毅覺得,就這幾個人的組合,人家宦官直接去說事實就可以了,還需要誣陷?
所以,曹節在掌握了第一手消息之後大喜過望,二話不說立即彙報給了皇帝劉宏。
靈帝一聽。
嘿!
一個武官頭子,一個文官頭子,再加上負責皇宮守衛的,加上城外軍隊將領,攪合在一起……
想乾嘛?
這是要造反呐!
誅殺宦官?
嗬嗬,到時候皇城城門一開,軍隊一進,還會隻是簡簡單單的誅殺宦官?
既然殺了宦官,要不要防止我這個“昏君”以後清算?
不乾脆一起殺了?
當我蠢?
如果其實楊賜之流主導的,劉宏說不定還會稍微猶豫一下,可惜,牽頭的人是陽球。這家夥是出了名的殘暴酷烈,睚皉必報。
剛剛才狠狠懟過陽球的劉宏毫不懷疑,隻要讓這家夥得到機會,肯定會辣手報複。
看看陽球怎麼對王甫就知道了,陽球原來曾以王甫父子的門下奴仆自居,結果動手對付王甫夫子的時候那叫一個狠,用土塞住嘴,活活杖斃,還將屍體拉到城門示眾,上麵寫著,“賊臣王甫”。
劉宏原來用陽球的時候覺得這是個優點,是條好狗,但是現在陽球打算反噬的時候,他發現,這原來是個雙刃劍。
他琢磨著,要是讓陽球這家夥得逞,說不定自己也要掛在皇城門口,上麵寫著,“昏君劉宏”。
這家夥太狠,不能留!
劉宏當即就授意曹節,凡是參與的,統統拿下。
結果,想要把宦官一鍋端的陽球幾個反而被宦官一鍋端,為首的幾個統統下獄處死。
在劉毅看來,其實在這種等於變相謀逆的事情上劉宏已經表現出了足夠的仁慈,居然“隻誅首惡”,就連陽球的親眷也隻是流放邊疆,而其他陳球之類從犯連親眷都沒有牽連。
不過,雖然劉宏沒有擴大範圍,但是此事還是在當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一下子死了兩個三公一個九卿,還有好幾個兩千石高官,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朝野震動”。
之所以震動,不僅僅是死個幾個大官那麼簡單,而是原本皇帝已經打算和廷臣緩和關係,準備解除黨錮,結果陽球搞了這麼一出,皇帝立即打消了這個念頭。
這些廷臣太危險了,太有主見了,必須要打壓,宦官必須要留著。
至此,原本即將做成的事情結果因為陽球的激進而功虧一簣,這成了眾多士子心中的一個痛,後來乾脆就用“那件事”來替代。
劉毅現在已經完全弄清楚了為啥陳氏子弟紛紛辭官,也明白了陳登的顧慮。
沒辦法,陳球可是想要殺宦官的,事敗身死之後陳氏子弟還繼續做官,是嫌宦官的刀不夠利?
你老老實實辭官也就罷了,人家也不高興追究,但是如果還想要貪戀官職,怎麼?還想報仇?
所以陳登才說怕牽連劉毅。
但是劉毅現在一琢磨。
你陳登年紀,估計都已經是陳球的孫子輩了,也沒那麼大的影響……
宦官的問題我有路子解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