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徐和定定的看了中年男子一眼,沉默了數息之後才抬手揮了揮,“你自去準備。”
中年男子聞言如釋重負,忙不迭的躬身告退。
徐和沒有再多管那個中年黃巾,他看著臨淄城下狼狽撤回來的黃色身影,麵沉如水,不多時,一名頂盔摜甲的高壯黃巾將領從下方大步走了過來,隨後一個正身,抱拳行禮。
“渠帥,漢軍抵抗甚烈又據險而守,僅僅使用輕梯恐難以克敵,是否等待攻城器械完備後再行進攻?”
徐和先是掃了眼這高壯漢子盔甲上的血汙,隨後才沉身問道,“今日損失幾何?”
“回稟渠帥,算上方才,迄今已戰損一萬四千人!”高壯黃巾語氣很嚴肅,他猶豫了一會,隨後一拱手,“渠帥,在我等連日強攻之下,漢軍同樣有著不小的損失,何不請”
“不行!”
徐和不等高壯黃巾說完就厲聲將其打斷,他知道自己的這位心腹想說什麼,但是很可惜,不行。
不到萬不得已,留守在軍中的那位太平道徒絕對不能輕動!
雖然如果有其相助,很可能毋需等呂公車建成便能破城,但是,徐和寧願多等個兩天,寧願多死些士卒,也不願意見到那人再漲威望。
如果那家夥的威望再漲上去,說不定這大軍就要姓許,而不是姓徐。
徐和不由的有些後悔,早知今日,當初就不應該苦勸其留下,若是那許原跟著前來尋他的太平道徒離開,他也不會有今天的煩惱。
可是偏偏,他貪心這許原的助力,在聽說其人打算離開前往雒陽的時候進行一番勸說,成功的打消了許原離開的念頭。
徐和在成功留下許原的時候還暗暗竊喜過。
可沒曾想,他高興的太早了,那許原雖然因為徐和的話留下了,但是同樣也因為他的話生起了野心,等到徐和發現不對勁的時候,許原已經在軍中有了不小的威望和影響力,雖然還差了他不少,達不到分庭抗禮的程度,卻也不是隨便找個借口就能圍攻絞殺的。
為了不讓許原再刷功勞威望,徐和隻好以關鍵時刻作為奇兵為由,讓許原養精蓄銳,等待良機。
至於什麼是“良機”,什麼時候才會出現“良機”?
誰知道呢?
徐和覺得,反正他完全沒見到有什麼“良機”。
更不會讓人提出“良機”!
徐和在厲聲打斷了高壯黃巾之後長出了一口氣,也就是眼前之人是他的心腹,絕對不可能被許原拉攏,否則要是彆人提出這個建議,他早就一刀削上去了。
“許天師自有要務,需養精蓄銳,不能輕動。”
雖然高壯黃巾是心腹,但是真正的力有徐和並不打算講。
雖然許原在中高層將領中沒什麼人支持,但是在士卒之中卻很有威望,尤其是那些為了“致太平”而來投軍的老卒,更是對其信任異常,渠帥同天師不和的事情一旦傳出去,肯定會對士氣造成極大的打擊。
不過光五天就損失這麼多人,即便徐和下定了決心,還是不由得暗暗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