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徐福!
劉毅臉色微微一變,倏然轉頭,又重新看向了那英武的遊俠兒。
提到徐福這個名字,名氣最大的當然是秦朝著名方士,為始皇帝東渡尋覓不死藥的道家大佬徐福徐君房。
但是那畢竟是前朝的事了,如果放到三國史上,則無論如何都繞不開另外一個徐福。
徐福,徐元直。
也就是徐庶!
因為徐庶隻是其後來為躲避追捕而改的名字,而徐福,才是本名!
而徐庶作為劉備前期最核心的謀士,如果不是後來老母被曹操擄走被迫投了曹魏,以其能力和功績,位置恐怕不會在諸葛亮之下。
劉毅之所以要太史慈把李氏也遷到劇縣,正是因為當時想到了本家劉備因為這種破事痛失手下核心,才要防患於未然。
結果現在遇到了當事人!
叫徐福,現在又是個遊俠根據劉毅對徐庶生平的了解,他有八成的把握能夠確定眼前之人便是徐庶,剩下的兩成重名的可能性,找個機會很容易便可以驗證。
問一下字是什麼就完事了。
但不是現在。
此時不是閒聊的時候。
所以劉毅隻是笑著對徐福微微頷首,接著便對眾人沉聲道,“軍情緊急,還請諸位一刻之內做出決斷。”
說完,眾人就見到劉毅對候在一旁的親衛低聲吩咐了一句,接著那親衛便轉身出了營帳。
與前朝的一日百刻不同,漢製將每日分為一百二十刻,一刻時間,算起來也就後世的十二分鐘。
這麼些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但也不長,至少對於決定是否參加一場未知的戰鬥,還是顯得倉促了些。
所以除了少數幾個一開始就拿定了注意的,其他人都不自覺的分成了若乾個小圈子,在與自己相熟交好的人商討。
“元直兄,方才你未有絲毫猶豫便決定留下,其中可有什麼關竅?”徐福旁邊的同伴迫不及待地問道。
這些日子下來,徐福這個小圈子裡的人都為其所折服,有實力、講義氣,關鍵是人還聰明,每每黃巾要進行高強度的進攻之前都能提前發覺,然後提醒大家節約真氣。
這些遊俠嘴上不說,但是心中都清楚的很,如果不是得益於徐福的示警,他們這些沒什麼戰陣經驗的人估計就會像彆的小圈子那樣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傷亡,而不是如今隻有一人重傷。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直到現在還留在這個小團體裡麵的,都是些重然諾,輕生死之輩,既然覺得受了恩惠,加上徐福又有這實力能耐,自然而然的,連番大戰下來,小團體裡麵的遊俠兒都有點唯徐福馬首是瞻的意思。
“關竅?”
徐福聞言啞然,他隻是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同伴的誤會,接著便笑著解釋道
“這次倒是沒什麼關竅,隻不過覺的那劉府君不會是無的放矢之人罷了,況且城外賊寇已然喪膽,賊雖眾,但危險卻不大,因為我並未想過就此離開,加之”
徐福歎了口氣,繼續道“加之張君受傷未愈,此次未能前來,錯開這次機會,其打算要同劉府君當麵致歉恐怕想要通報進門都難,既然我未曾打算離開,還不如第一個開口,至少能留個印象,下次登門之時不至於被拒之門外。”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