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加個點!
正當劉毅深吸一口氣,準備搏一把運氣的時候,突然後方傳來“嗡”的一聲,由遠及近,又迅速由近及遠。
旋即,他便感到從黃巾大營之中射來的箭矢為之一滯。
機會!
劉毅心頭猛然一振,毫不猶豫的絕了爆元的念頭,立即施展步法,向前急突,途中對於那些稀疏的普通箭矢他沒做什麼變化,依舊靠真氣雲壁硬吃,但對零星射來的真氣箭他卻改變了策略,從用劍格擋挑飛改成預判閃避。
而駁犀劍此時則被劉毅斜橫在胸前,已然注滿了真氣,正嗤嗤的閃著焰芒。
從視覺效果上來看,倒有些像是大號的紅色光劍。
並且剛突進了幾步,劉毅就好似想起了什麼,左手一伸,直接把頭盔給摘了下來,隨後抓住盔簷注入真氣,像持盾那樣舉在身側。
隨後便再無顧忌,狂飆疾進!
“籲,籲~”
劉備看著遠處迤邐而行的隊伍,繃緊的精神終於稍稍放鬆。
“不枉我星夜兼程,終於趕上了”
他在心中暗暗慶幸。
雖然按照行軍的速度推算步卒應該沒那麼快抵達臨淄,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那長史程昱看起來很有些能耐的樣子,又是修兵家的,說不準就有什麼特殊的辦法能加快行軍速度,所以前些天劉備的心一直吊著,直到現在追上了大部隊才落回了肚子裡。
在慶幸之餘劉備也沒昏頭忘形,他一拉韁繩,放緩了速度,等待巡哨騎兵過來。
他也是帶過兵的,軍中規矩自然都懂,既然他已經看到了大軍,那麼眼下他距離隊伍的後哨估計也就千餘步,他路上又剛好沒碰見散出去的遊騎,沒有遊騎陪同的情況下如果他還是保持著原來的速度直勾勾的衝著大隊疾馳過去,劉備確信等待自己的肯定不是笑臉相迎,而是殿後巡哨的箭矢。
畢竟他可是親眼見到劉府君故意闖營試探的時候都被營口的巡哨給射了,並且劉府君事後非但沒有震怒,還在全營校練的時候進行當眾讚揚。
自此之後,對於各項軍規北海軍都執行的很到位。
劉備可不認為自己這個初來咋到的人會比劉府君還要有牌麵。
果然,騎馬緩行了一陣之後,迎麵便馳來了四騎,兩騎一組,前後間隔著約麼有三十丈。
當先的兩騎緩緩停在劉備麵前,隔著丈許的距離,揚聲問道
“來者何人?”
“軍侯劉備,奉命押解降卒後返回。”
說著,劉備解下腰間一個小巧的銅牌丟了過去。
軍伍中人在非戰時的場合識彆身份也是用綬印,但到了戰時這種不大方便的東西就顯然不大合適了,所以戰時另有判彆身份的標誌。
一為鎧甲,二為隨身攜帶的印牌。
哨騎中的一人接過丟來的印牌,細細看了一下,隨即便翻身下馬,走到近前把印牌還給劉備。
“職責所在,還請軍侯見諒,稍後便由屬下帶軍侯前往中軍。”
“無妨。”劉備擺擺手以示自己並不在意。
如果是平時,按照劉備的習慣肯定還要客套一下,路上再聊個幾句,但此時他完全沒這個心思,隻盼著趕緊的到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