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世紀天!
和珅受到傷並不是很重,但是經過剛剛一係列事情,身心也是疲憊的很,他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一一告知李陽後,李陽便讓他下去休息了。
隨後,白起等人彙報完此次損失後,也告彆了李陽。
所有人都離開後,李陽仍坐在首位,他在沉思和珅說的那名武將。
要?邀?姚?咬?要?最有可能的便是姚了。
李陽敢肯定,三國時期肯定沒有什麼姓姚的名將了,即便是有,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能耐。
這麼一想,此人定然是曆史上其他時期的名將了。
袁術是一個nc諸侯,本身是沒有召喚曆史名將的機會的,但是並不代表他無法獲得曆史名將的效忠。
隻要他剿滅一個具有曆史名將的玩家領地,那就有接觸曆史名將的機會了,到時候能不能收複,就看諸侯的能力了。
或者就是這名諸侯得到了具有曆史名將的玩家效忠,那這曆史名將自然也效忠了這名諸侯了。
還有最後一種情況,那就是係統見袁術軍勢弱,而無償’讚助‘的,聽完和珅的說明後,李陽倒是覺得,這是最有可能的一種情況。
不管袁術這邊是什麼情況,那這名暫判定姓姚的人,定然是曆史名將無疑了。
李陽絞儘腦汁,思索了良久,把所有曆史上姓姚的名人一一挑出來篩選,最終鎖定了二個人。
唐朝姚崇和明朝姚廣孝。
隻要是熟悉點曆史的都知道,這兩個人絕對是有帝級名將的實力。
隻不過,相比於指導朱棣靖難成功的姚廣孝,有‘救時宰相’之稱的姚崇,恐怕更偏向於內政方麵的。
“難道是姚廣孝?”李陽用手指敲打著麵前的桌子,有些凝重的喃喃道。
姚廣孝是永樂大帝朱棣燕王時的主要謀士,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智謀軍事自然不必多說。
若真是姚廣孝,那還真是麻煩了。
不過,如今箭以上弦,不得不發,李陽大軍如今已經陳列壽春城下,此戰不僅要拿下壽春,甚至還要繼續西進,奪取豫州。
但是知道了城中有能人後,就要改變一下攻城策略了。
壽春乃是‘仲國’的主城,守軍、軍備和糧草自然是非常充足的。
就說兵力,根據和珅傳來的消息,隻是袁術手下就不止六十萬的士兵,若是再加上將近四十萬的玩家兵力,壽春城內足足有百萬的守軍。
由於李陽與玩家之間關係並不咋地,所以除了近百萬的狂龍和冥神士兵外,隻有不到十萬的玩家兵力跟著。
攻城和守城方的兵力對比,幾乎接近於1:1的比例,這場戰鬥無疑是異常艱難的,甚至說根本無法取勝。
李陽大軍將營寨紮好後,並沒有馬上開展進攻,反而開始修建一圈圈的外圍城牆。
這些木質的城牆不高,隻有三米左右,強度也是如此,恐怕都承受不住投石車的一擊,不過這些木牆原本就不是為了抵擋攻擊的。
隨著木牆建好後,壽春四門的方向,木牆之後又紛紛建起了幾個土質的山包,這幾個山包高度有三米開外,堪堪超過了外麵的木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