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道,美國,威利·佩裡。
第4道,牙買加,尤罕·布雷克。
第5道,中國,文浩。
第6道,尼日利亞,約瑟夫·奧比納。
第7道,德國,克裡斯蒂安·布魯姆。
第8道,澳大利亞,亞倫·羅格。
八名選手在起跑準備區域一起排開,每一個被介紹到的選手,都得到了現場觀眾禮貌性的掌聲。
禮儀這塊,國內的觀眾做的還是很到位的。
當然,介紹到文浩的時候,現場的歡呼和掌聲與其他選手相比,自然是呈壓倒性態勢的,這也是理所應當。
“on&narks!”
來到國際賽場上,發令口號自然就是英語了。
指令發出後,文浩麵無表情地走上前去,不緊不慢地完成蹲踞式準備。
半決賽對於他來說並沒有什麼晉級難度,他隻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跑,前程發揮出九成左右的實力,等確定了優勢之後再考慮要不要放水以節省體力就行了。
不過老天爺顯然不太樂意他這敷衍的態度,忽而吹起了迎麵風。
“set——”
“啪——!”
發令槍響,文浩的起跑反應略微偏慢,隻有0.183秒。
這是一種比賽不積極的表現,畢竟彆說是半決賽的對手,就是到了決賽上,估摸著也沒人能給予他足夠的壓力。
當然除此之外,也是為了保險起見,儘量避免發生搶跑。
起跑反應雖然不算快,但文浩遠超同齡選手的爆發能力和起跑技術,卻依舊使得他在啟動加速環節占儘優勢。
隻見他如猛獸出籠般迅速撲了出去,三步過後就取得了很明顯的領先優勢,到了10米的位置就至少領先了其他選手至少半個身位!
對於這個半決賽上可能出現情況,布雷克其實早就有所預想,但當文浩真的在自己的臨道展現出恐怖的啟動加速能力後,他才真正體會到世界一流短跑運動員所具備的壓迫感!
快!
太快了!
當逐漸完成技術過渡後,尤罕·布雷克才清楚的看到,文浩的每一步都要比他更快、更長。
每一次眨眼過後,他都能感受到相比上一次眨眼,文浩又將他拉開了不少的距離。
30米過後,進入到途中跑階段的文浩雙腿鞭打、蹬伸、扒地的頻率愈發快了起來,就好像腳下踩著風火輪一樣。
50米過後,文浩進入最高速度區間,並且還在繼續擴大他的領先優勢。
此時此刻,一股無力感忽然在布雷克的心底醞釀而生,因為他明明清楚的感知到自己已經傾儘了全力,但卻依舊隻能眼睜睜看著文浩將差距越拉越大。
在這場比賽的整個2006賽季,除了3月份有一場比賽他因為發揮不佳而惜敗之外,其餘任何一場他都未嘗敗績。
但眼下他發現自己和文浩之間的差距,已經不能用“惜敗”來形容了,而是有如天上的白雲和地上的黃泥一般。
沒過一會兒,布雷克又看到前方遙遙領先的文浩,扭了下頭似乎是在左右觀察場上選手們所處的位置。
然後,果然不出他所料,文浩放慢了頻率、降低了步幅,以一種十分輕鬆的姿態蕩過了終點。
而他、約瑟夫·奧比納、亞倫·羅格這些選手,哪怕臉上已經戴上了痛苦麵具,他們的速度甚至都還比不上文浩放水的速度。
差距,果真如此之大嗎?
半決賽跑完,尤罕·布雷克的心神是恍惚的,甚至在聽到大賽廣播宣布自己以小組第二的名次直接晉級決賽時,也完全高興不起來。
他抬起頭,看向場內的大屏幕,成績表的第一行赫然顯示著:
1——中國——文浩——10.11cr
&npionshipsrerd——錦標賽紀錄。
哪怕沒有使出全力,都能輕鬆打破世青賽的賽會紀錄,若是他全力以赴的話,又會跑出什麼樣的成績呢?
今天狀態不太好,本來想直接把決賽也碼出來的,但這兩天天氣變化有點太頻繁了,上午還是潮濕的回南天,下午又開始寒風簌簌,出門吃個飯把我的頭都給凍暈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