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不枉此生!
“彆裝了,趕緊起來,再跟我練一組。”
北體大學的室內訓練場跑道邊上,文浩對著賴在地上不起來的章培萌不輕不重地踢了一腳,催促他起來繼續訓練。
冬訓的城市雖然在燕京,但具體的訓練場地並不是在清華,而是在北體。
一是清華人多眼雜,10月份到清華入學報道之後,練了幾次發現總有不相乾的人員圍觀。
二是北體的設施相對比較完善,並且北體的訓練館也是國家隊訓練基地之一,在這裡進行訓練各方麵都更加便利。
被文浩踢了一腳,章培萌也沒有生氣,隻是他的性子有些散漫慣了,練到最難熬的階段時總是會想著放棄。
尤其是今天下午,黎慶因為有一堂非常重要的課要上,隻帶著他們練到一半就回了清華,所以他此時就更加不想動彈了。
章培萌有氣無力地擺了擺手:“不行了,真的不行了,今天就少練這麼一組吧。”
“今天少練一組,明天少練一組,你自己想想整個冬訓下來會少練多少?”
“哎呀,無所謂的了。”章培萌小聲嘟囔道,“反正多練一點也好、少練一點也罷,國內同齡裡)除了你和梁佳宏之外,都沒有人能贏我”
文浩被他這句話給整得啞口無言了。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不過說實在的,以章培萌的天賦,加上執教能力進化後的黎慶,就算他依然保持著如原時空一般的散漫性子,但進步速度和幅度也必然比原時空更快、更大。
算了,隨他去吧。
“愷哥,幫我掐個表,我再跑兩組。”
文浩對一旁的胡愷喚了一聲,便邁步走向了起跑點。
今天是2007年的1月18日,距離結束多哈亞運會征程已有月餘了。
亞運會結束回國後,胡愷的腳踝傷拖了大半個月才治好,眼下還不適宜進行高強度訓練,所以暫時隻能幫文浩和章培萌訓練時做做輔助工作。
章培萌就這樣躺在地上,看著文浩拖著已經練到腳步發顫的身體又來了一組80米衝刺,眼神變得恍惚了起來。
從冬訓展開至今,他雖然和文浩一起進行訓練,但強度總和卻隻有文浩的70不到,有些力量內容文浩的強度甚至是他的2倍有餘。
因為這枯燥無味的高強度訓練,文浩也出現過身體無法自抑地嘔吐的情況,亦或是短暫的心態失衡而憤怒地暴揍海綿墊出氣。
但他卻從未見文浩喊過一句累,從未見文浩少練半組內容。
在章培萌看來,文浩的訓練強度早已經不是人類能夠承受的了,那一項項訓練內容後綴裡所標注的強度指數,讓人看了都會心生膽怯。
為什麼如此堅持呢?
你已經是手握兩項亞洲紀錄了,是黃種人曆史第一人,哪怕伱不那麼堅持,每次訓練的時候稍微偷那麼一點點懶,把杠鈴啞鈴的重量減掉那麼一丟丟,把衝刺跑或是速耐跑的次數減少那麼一兩趟。
你不還是穩穩的亞洲第一嗎?
“文浩。”
“嗯?”
“為什麼你天賦都那麼厲害了,還是把自己練得那麼狠呢?老實說我覺得你哪怕降低一點強度,再過個兩三年也很有機會超過鮑威爾啊?”
“嗬”聽到章培萌嘴裡說出的話,文浩不禁一笑。
章培萌沒有搞懂他為什麼會發笑,而文浩也沒有繼續開口解釋。
天賦這東西,前世他也是有的,隻是大概率不怎麼高。
重生之後,天賦似乎有所提升,否則也不可能在激活係統之前,憑借著來自於前世那半吊子不如的理論水平,就拿下全國高中錦標賽冠軍、入選廣西接力隊、鎮守第四棒拿下全運會接力金牌。
但直到係統的到來,他才算真正堅定了要成為世界短跑巨星、成為體育傳奇的決心。
天賦這東西,其實一直是個有些抽象的概念。
很多人聊到天賦:當年讀初中高中的時候,學校裡有個從沒練過的家夥,輕輕鬆鬆地就贏了那些練了兩三年的體育生。
這就是普通人對於“天賦”的概念,即——通過與生俱來的能力,能夠輕鬆彌補他人數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