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送外賣!
難怪之前藥鋪裡那山民說,貴人外出訪友,原來是跑來了王珪府上。
宮保不禁又有些走神,胡亂琢磨起來。
看來王珪果然與小強兄關係匪淺,卻也不知他能否做點什麼,將那隻熊貓幼崽,從小強兄的手裡給弄過來。
不過他一個小小的家廚,哪裡有機會與那種大佬搭上話,更彆提請王珪出麵,幫自己說情了。
這點自知之明,宮保還是有的。
他擔任王珪家廚,不過一日功夫,哪裡有那麼大的臉麵,去請動王珪?
琢磨半天,卻也沒個頭緒,畢竟他的身份地位,與小強兄差得實在太遠,根本搭不上話。
思來想去,都沒什麼好主意,宮保隻能搖搖頭,招來幫廚的雜役,進夥房做飯去了。
在夥房裡忙乎了一個多時辰,宮保搞定了七八道菜肴,覺得差不多了,便招來了府中婢女,示意她們可以開始送菜。
王珪宴請那位小強兄的地方,就在外院的大堂中,距離夥房並不遠,宮保還能清晰的聽到從大堂傳出的絲竹之聲。
宮保對於大熊貓一事,卻還是放不下,琢磨一下,便讓雜役幫自己打來井水,洗漱了一遍,將身上都收拾乾淨了,才施施然向著大堂行去。
大堂上,王珪與一位老者靠做在匡床上,正飲酒聊天,欣賞著王珪府上貌美姬妾的歌舞。
在大唐,侍妾、姬妾與妾是完全不同的。
妾需要婚契,在家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儘管地位不高。而且納妾是有數量限製,並非後世想的那樣,想納多少納多少。
大唐《六典》中有規定,唐朝親王的妾十二個,郡王以及一品官十個,二品官八個,三品官六個,四品官四個,五品官三個……
至於普通老百姓,那是沒有權利納妾的,隻有年過四十歲,沒有子女的,可以納一個妾,用來傳宗接代。
不過,若是以為大唐權貴身旁隻有那麼幾個女人,就太天真了。
除了妾以外,大唐還有侍妾與姬妾的存在。
侍妾其實與丫鬟婢女沒有太大區彆,直接用錢買來即可。侍妾也沒有數量上的限製,隻要買的起,有多少侍妾都可以。
侍妾,不僅需要侍奉主家起居,同樣也是主家的玩物。
比侍妾地位更低下的,是姬妾了。
姬妾通常便是歌舞姬,當然無論是侍妾還是姬妾,被客人看上,陪床侍寢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於拿侍妾與姬妾送人,那更是大唐勳貴之間常有的事情。
就連蘇東坡那般風流人物,都時常將自己的侍妾送人。白居易更有詩雲,“十載春啼變鶯舌,三嫌老醜換蛾眉。”,意思便是三年了,侍妾就嫌老了,要賣掉換一批回來,由此可見侍妾與姬妾在古時,確實十分卑賤可憐。
王珪這老頭,一把年紀了,內房裡卻也養著幾名姬妾。這種事情,在大唐權貴之中,再正常不過。
宮保心裡默默吐槽老不修的王珪,但其實這貨心裡,根本就是羨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