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 怎麼都這個調調?_我在大唐送外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我在大唐送外賣 > 090 怎麼都這個調調?

090 怎麼都這個調調?(1 / 2)

我在大唐送外賣!

宮保的話,讓竇鬆不由一愣。

“你這話是何意?那麼小一個棋盤,能裝多少稻米?難道你還想訛本公子不成?”

宮保笑得愈發開心“非是守拙要訛竇公子,方才我們可是說得明明白白,棋盤第一個格子裡放一粒米,在第二個格子裡放兩粒,在第三個格子裡放四粒,以此類推,每一格子裡的米粒數都是前一格的兩倍。就這樣把這六十四個格子都放滿了即可。怎麼?難道竇公子想不認賬?那也行,隻要竇公子當著諸公的麵,說一聲自己想賴賬便是了,守拙自然也不能拿竇公子如何。”

“胡說八道,誰想賴賬了?我竇家難道還能差你這點稻米不成?真是莫名其妙!拿什麼稻米當賭約,你也不嫌給你師長丟臉!”

竇鬆輸人不輸陣,口中自然不肯認慫。

貞觀初年,米價還是偏高的。

由於隋末天下大亂,加上隋末劣質錢幣大量發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通貨膨脹。

大唐立國後,武德四年開始發行開元通寶,將隋末的劣錢廢棄不用,這才慢慢穩定住了物價。

不過貞觀初年,一鬥米,與一匹絹的價值是相等的,差不多折合三百六十錢一鬥。

一石等於十鬥,值錢三貫又六百文錢。

這點錢,竇鬆自然看不上眼,也渾然不當回事。

“嘿嘿,竇公子許是算學不好。不過沒關係,守拙不才,可以幫竇公子計算一番。”宮保示意婢女玉娘,幫他取來紙筆。

棋盤擺米,後世中學生都學過,一道很經典的數學題,等比數列求和。

二的六十四次方減一……

好吧,其實沒有計算器的幫助,宮保也算不出那個龐大得嚇死人的數字。

他當然也沒打算將最終結果給計算出來。

“竇公子,不知你學過算學沒有,你看,第二格棋盤內應該給我兩粒稻米,第三格四粒……第十格便應給我五百一十二粒稻米,沒錯吧?”

竇鬆很是不屑的從鼻孔中發出一聲冷哼“是又如何?你到底想說什麼?”

“嘿嘿,竇公子勿需著急,待我繼續給你計算下去。”宮保用毛筆在紙上不斷列著算式,口中報出計算結果。

“第十一格是一千零二十四粒稻米……第三十格,是五萬萬三千六百八十七萬又九百一十二粒稻米。對了,竇公子,提醒你一下,這大概相當於……嗯,一百四十多石稻米吧,還需要我繼續計算下去嗎?接下去倒是簡單了,第三十一格棋盤,竇公子需要再給我二百八十石稻米……”

宮保的話沒說完,竇鬆便怒不可遏的咆哮起來。

“胡說八道!完全是胡說八道!怎麼可能是這般數字?”

宮保看白癡一樣的看著竇鬆,笑得很是輕鬆愉快“竇公子若是不信,大可請堂上諸公幫忙計算一下。”

大唐官員,幾乎都擅長算學。

唐朝官服的腰間,皆係有蹀躞。

所謂蹀躞,便是一種多功能儲存腰帶,稱為蹀躞帶。

蹀躞多為皮革或者金屬製成,具有很強的收納功能,佩戴在腰帶外側。

蹀躞之中,需要裝算袋、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七樣物品,這便是蹀躞七事,也是大唐文武百官的標準配置。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