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送外賣!
宮保沒有任何遲疑,頭點的與小雞啄米一般。
“師長,千真萬確,弟子真是如此想的。”他又故作神秘“若是弟子所料不差,今歲師長說不得就會被皇上召回長安任職。再加上師長進獻水車之功勞,師長回長安後,就是封個侍中也不為過嘛。嘿嘿,師長,弟子聽聞高公被貶來益州任職,朝中侍中的位子,可是一直空缺。”
王珪忍不住輕咳一聲“行了,此事休要胡說。老夫豈是自持功勞,便向朝堂、向皇上索要官職之人?正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宮保笑看王珪不語,心道自己師長這話,還挺有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的覺悟。
但宮保才不相信,這是王珪的真心想法。
這老頭,若是不想升官,那才是怪事。
果然,王珪糾結了半響,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厚著老臉,同意了宮保的建議。
老頭看向宮保的眼神,也是倍感欣慰,覺得自己果真沒看錯人。
他撿來的這位小家廚,還真是給了他莫大的驚喜。
對於王珪這般老官僚而言,若是能夠在官場上更進一步,自然是好事。
原本他便已經在運作謀劃,返回長安一事,並且得到了房玄齡、杜如晦、魏征這些老友的回信。
王珪也確信,不出意外,今年之內,他便會被李二郎重新召回長安城。
這般情況下,若宮保所言的水車真的有這般神奇,那他獻上這水車與朝堂,可就是大功一件。
能夠無需人力,自動提水用以灌溉農田,僅此一項,便能節約下大量的人力物力。這般寶貝能讓大唐每年增收多少糧食?
簡單計算一番便是一個天文數字。
旁的不說,若是益州推廣了水車,至少高士廉打算修建的水渠不用修了。
僅此一項,便可節省下五十萬貫,以及上萬被征發徭役的役戶。
如此大的功績,李二郎與朝堂諸公,自然要給予王珪足夠的獎勵,否則有功不賞,雖唐虞不能以化天下。
這一點王珪自然心知肚明。
宮保更是覺得高興,自己這師長,未來的“大父”,當然是官位越高越好,他這“軟飯”才能吃得飛起。
兩人心照不宣的對視一笑,又商議了幾句待會如何應對高士廉,才轉身出了堂屋向外院行去。
待宮保攙扶著王珪進入大堂時,高士廉已經等得有幾分不耐煩了。
宮保之前話說一半,讓高士廉一直在心中琢磨,如何能夠無需人力將河中水源提舉到高處。
老頭百思不得其解,心中就愈發如同貓爪一般難受,自然就覺得時間過得很慢。連王府婢女煎的茶湯,都無心飲用,在大堂內不耐煩的來回踱著步。
見王珪與宮保出現,高士廉自然大喜。
“叔玠,你可算來了。”
“哈哈,士廉兄大駕光臨,老夫有失遠迎,失禮失禮,士廉兄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