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北往事!
所謂的消毒,不過就是用消毒水按照一定的比例兌水放到白銀村村民指定的噴霧器之中,然後用這個噴霧器對需要進行消毒的人進行噴灑消毒水,達到消毒的目的。
就這樣,三人連同一條狗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了一次所謂的消毒。
彆看著這消毒簡單,可是白銀村的村民卻乾的無比認真。
“轉身,抬頭,抬起胳膊,抬一下腿。”
“把狗鏈往上拿一下,對,就這樣,再把狗轉個方向,繩子逮好了,不要咬著人就不好了。”
顧思遠實在無力吐槽了,這就渾身的醋味,是要把他們涼拌了做菜嗎?
“大叔,你們這樣能達到消毒的目的嗎?”
“誰說不能?這附近幾個村子的豬和雞鴨鵝都遭了瘟疫,就我們村子裡來的最晚了,所以這醋消毒還是有一點作用的。”
“那你們怎麼不用專門的消毒水按照比例兌水消毒呢?”
村民眼睛一亮,隨即又暗淡下來了。
“之前鎮上有發,我們已經用完了,在鎮上的經銷商那裡買回來的味道不對,應該是不小心買到了假藥,這年頭各個村子都用的比較多,村子裡豬和雞鴨幾乎都死完了,我們也覺得沒有那個必要去浪費那個錢了。”
顧思遠心想,豬和雞鴨都已經死完了,你們現在消毒液不起什麼作用啊。
村民大概也許猜到了顧思遠的想法,他接著道“給你們消毒,主要是怕你們也攜帶了什麼可怕的病菌,萬一也像那些豬和雞鴨鵝那樣,攜帶者超強的病菌你的?”
顧思遠鬱悶的要死,向他們這樣活蹦亂跳的人是那種攜帶病菌的人嗎?
不過他還是比較佩服這些村民的小心和謹慎。
因為世界上還有很多病毒確實存在極大的感染性。
像以前華國曆史上曾經大規模爆發的鼠疫,麻風、天花等病毒,這些都曾造成大規模的人口銳減遠的不說,就像本世紀初的非典病毒,曾經就造成上百名醫護人員和民眾的死亡,也給華國經濟帶來難以估量的額損失。
還有本世紀讓人聞之色變得艾滋病毒和非洲埃博拉出血熱病毒,哪個不讓人覺得恐怖?
從艾滋病毒發現的那一日開始,直到現在遍布全世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研究出他的疫苗。
每年因為艾滋病死亡人數上萬,可是醫護人員依然拿著這個病毒沒有任何辦法。
蜀北現在還有麻風病醫院,那是上世紀收留的麻風病病人,他們因為這種病家破人亡,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能夠活著接受治療,就是上天賜予他們最好的福報。
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了。
所以他們三人儘管知道這種食醋消毒並不會起多大的作用,可是他們還是非常配合。
不因為其它,就憑借白銀村村民這種熱愛生活的態度,就非常值得他們去尊敬。
消完毒,他們三人就往村口去抬木頭。
村民們叫住了他們。
“算了,年輕人,我們自己去吧,就你們這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能去做點啥啊?你們歇著吧。”
村民們還是很淳樸的額,見他們非常配合他們的工作,村民們也是很喜歡,主動邀請他們留下來。
“那車子不用開出去了嗎?”
剛剛打電話的村民大手一揮。
“開啥啊?我剛剛打電話了,我們村能開你這車的隻有年輕人,現在他們都不在家,唯一能開車的人隻會開摩托車和拖拉機,你能把你這車給他開嗎?”
顧思遠心想那還是算了吧。
車和老婆都是不能外借的,這是男人的規矩。
在村民的熱情邀請之下,他們三人來到了村長家中。
村長的家是那種青磚堆砌的房屋。
這種磚是白銀村本地的土燒製的,顏色偏黑,不是那種紅土,他們除了用這種土燒製磚塊,還用這種土燒製瓦片。
這種青磚比那種紅土磚質地要硬,而且體積也要小很多。
村長的房子及時用這種青磚所建造的房屋,他們家的閣樓也有不同的風格,因為是使用的木板所鋪建的,這種用木板鋪建的房屋一般房屋比較乾爽,在這陰雨連綿的季節,這種閣樓依然乾爽如初,哪怕屋頂不小心漏雨,雨水也會順著樓板的縫隙順流而下,滴到底層,所以閣樓一般都用來儲物的比較多。
屋裡的地板也使用了水泥抹平,地下使用了一層塑料薄膜墊底,然後鋪設磚石碎片,加以石灰,水泥,混合鋪設,然後抹平,塑料薄膜其實是相當於鋪設了一層防水層。
而牆的下方是使用了一層水泥抹牆,這種水泥抹牆在蜀地上世紀90年代尤為流行,牆厚約1厘米至15厘米,高約1米至12米,有的人家還在牆上用尺子、石灰漿等工具畫出等比例的圖案,進行美觀牆麵,村長家就是使用的菱形圖案,看起來特彆整齊、美觀,水泥扶牆的上方使用的是石灰漿,這種石灰漿可以美化牆麵,而且比較堅固,也不用擔心像現在房屋造成的裝修汙染,比如苯、甲醛等刺激物。
蜀都多毒蟲蛇蟻,這樣使用水泥抹牆既可以減少蟲子老鼠之類的動物對房子造成破壞影響房子壽命,還可以美觀環境,便於打掃。
屋外還有那種雕花的石墩柱子。
村長的院子規模還是比較大了,是那種半環式的院落,連同村長,共有三家,他們的房屋結構一樣,顏色一致,呈對稱狀,簡單來講就是“口”字,缺了下麵那一橫。
他們的院子不屬於那種傳統的木雕畫、竹簍泥土牆加石頭牆壁的小院落古建築,但是又保留了一部分清代晚期的風格,因為是上世紀中期以後建築的,所以又帶了一些現代的風格,在這小村落裡有一種特彆的韻味。
蜀地的其它地方已經開始修建小洋房了,白銀村也不例外。
這裡土地貧瘠,村民憑借土地已經不能養活家庭了,上世紀90年前後開始,這裡的村民每家幾乎都有一個或者是兩個主勞動力外出掙錢了,經過這些年長時間的外出勞動增加收入,白銀村已經有好幾戶人家修建那種瓷白的小洋房了。
村長的家在彆人眼中說實話已經屬於過時的房屋了,但是就是這樣的過時房屋曾是白銀村村民眼裡富貴的象征,也是白銀村村民不可逾越的一道溝壑,將白銀村畫出兩個不一樣的世界。
邁過門檻,幾人來到村長家的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