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繼室子!
邢夫人為黛玉梳理發髻,將傳統意義上女孩成年前的鬟髻改為成年女子的發髻,用發簪固定住。
林如海和賈瓊此時都目不轉睛的看著台上彩衣明媚的女子。
不同於賈瓊的欣喜若狂,林如海此刻感慨萬千,他想到黛玉小的時候的樣子,如今,已成年,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在他雙膝用她水靈靈的眸子望著他的啟蒙時候了。
他是該感恩的,女兒平安健康的長大,馬上就要組建自己的小家。
隻是各中的落寞,隻怕無法描述。
“請正賓為將笄者加冠笄。”
泰安大長公主起身往正坐於席的黛玉那,惜春和徐菀托著冠笄盤,奉上羅帕和發笄。
大長公主很是溫和的看著麵前這個即將及笈的女子,高聲吟頌祝辭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俯身為黛玉梳頭加笄。
邢夫人上前象征性地為黛玉正笄,這就是及笈了。
惜春和徐菀托著衣服,與黛玉一同去房內更換與頭上發笄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黛玉穿著襦裙出房後,鄭重肅穆的向林如海行跪拜禮。
女子出嫁後除了丈夫的尊重與寵愛,有孩子傍身之外,最大的底氣就是來自父家。
雖然林如海多年不在京城,父女倆相處的時間短暫,但來往絕對密切,雖然隔著半個江山,信件確是不少的。
最為重要的是,對對方的關心做不得假。
大長公主又開始了第二篇祝辭“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而後為其簪上發釵,依舊是邢夫人象征性地為她正發釵,更換與頭上發釵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最後一篇祝辭後,邢夫人為黛玉去了發釵,大長公主很是鄭重的為她加上釵冠,然後起身複位。邢夫人為其笄者正冠後,黛玉再出來時,所換上的就是與釵冠相配套的大袖長裙禮服。
《儀禮·土昏禮》“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
及笈之後,就要取字了,如此告訴彆人有女待字閨中。
取字這事一般是由父親來,也有由夫君來。
所以,當初賈寶玉一上來就要給黛玉取字真的是很沒有禮貌,又加雜咒詛之意。明白這些的林妹妹,又怎麼肯和這麼一個無禮詛咒她親爹又看不起她爹這種“祿蠹”、“祿鬼”、“國賊”。
不能否認科舉出身的官員有些真的無作為還剝削百姓,可也有些人甘願以自身為民請命啊。
“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假,永受保之,曰青瑤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