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麵色猶豫:“這倒不是什麼難事,但大人是要從何處飲水,難道是句芒山南麓?這小老兒卻是……”
“不錯,就是句芒山南麓。”李不琢點頭。
“大人是在說笑?”江石隻覺不可理喻。
李不琢嗬嗬一笑:“自然不會虧待諸位出力的鄉親的工錢。”
…………
酒甕子村人口五十六戶,占地不大,村口一聲狗叫,村尾都能隱約聽見。於是新酒一出,李不琢改良造酒的事不到幾個時辰就傳遍村中,斬妖的威望又更高一成。
但過了一日,李不琢要挖水渠引句芒山南麓湖中之水的消息一傳開,連見多識廣的村長都覺得這位酒莊新主人思維太跳脫,其他村民也開始有了閒言碎語。
畢竟就算話本裡的神仙,從紙麵上走下來,看久了也會覺得膩煩。李不琢這永安縣魁首,眾村民初見驚奇,眼下也習以為常了,畢竟都是兩個眼睛一張嘴,煉氣士本事大一些不假,但也不至於坐在這邊一張嘴,就能把十裡外的湖水吸過來吧。
但到冬天過去大半,糧食收過了,除了入山砍些木柴以外,就隻能躲在家裡過冬,李不琢出錢雇人的消息一傳出,村裡青壯便去了大半,足有近三十人。
雖然去幫工,眾人心底裡都認為這活是白乾,但李不琢威望雖比不上當年積威多年的姚氏,卻也足夠讓眾村民不偷懶。
…………
三日過去,那條枯竭水道中的亂石被清空了大半,幾處灌木藤蔓浮土堵塞的地方也被疏通。
半山腰上,積著兩寸的薄雪,李不琢站在山崖上,望向下方,見水道被漸漸疏通,村民也精神煥發。
應十一已去河東縣港口等待,姚仲豫趕工的大龍骨水車已快要收尾,酒莊周圍諸事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李不琢隱有諸事儘在掌控的感覺,若有所悟。這並非夜郎自大。他的劍道乃是推演萬象萬物之定數,但如今劍道隻是初成,此道關鍵在於“知”與“能”,這一村格局,沒什麼大事瞞得過身為酒莊之主的李不琢,而以他之能,也不難影響村民。
這種情況下,若無變數,自然諸事儘在掌控。
這段時日休養生息,發展酒莊,恰恰能讓劍道初成的他溫養道心。
“厲無咎說我的劍道缺乏意誌。”李不琢攤開手掌,從這角度看去,恰好覆住山腳下那片村莊。
“若站在山巔,覆住的就是整片山麓,若站在雲端呢?”李不琢仰頭一看,高天無雲。
收斂心神,李不琢望向南麵。
句芒山南麓的湖泊雖與村莊距離十裡,但句芒山南麵一片山崖下,有座深潭和湖泊間有暗河相連,深潭緊挨的山崖上方十丈之後,是一片不大的死穀,死穀北麵地勢最低處,就是李不琢讓村民疏通的那條枯竭水道的源頭。
雖說在北麓的村民看來半山腰有數百丈高,但實則南麓地勢本就高於北麓數百丈。
所以在村民看來,將湖水引至半山腰的無稽之談,其實在所有信息已在掌控的情況下,難度比他們預料的要輕鬆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