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峙下去,最終崩潰的肯定是燕國。
其實這樣打仗是不對的,齊國是進攻方,人數隻比燕國多三分之一,消耗卻比燕國大一倍。
以戰國時期的生產力,這是兩敗俱傷的打法,就跟長平之戰差不多,趙、秦兩國都缺糧,對峙下去反倒是秦國率先撐不住啟用離間計,讓趙國換將。
當然這是對其他國家來說,對齊國並不適用,齊國水稻產量是他國的五倍,農具齊全,收割之時還有大型收割機。
不過就算如此,石磊以後也不會這麼打,燕國苦寒人少,三個月儲糧就耗空,換成趙國可能就需要九個月,換成楚國可能是一年。
現在齊國剛剛崛起,人口才三百五十萬,需要快速增加人口,統一戰打起來,需要留點人造更多人口。
按照石磊的計算,正規軍至少需要百萬,民夫至少需要一百五十萬。
當然如果他願意將笨重的農械改進,改成軍用,倒是可以縮減人數,可惜這個世界有武者,先進的技術可能守不住。
墨家都能做出飛行的機關鳥,他不得不防。
其實現在的農械,墨家機關城完全可以製造出來,隻是墨家是一個門派,不是一個國家,沒有資源製造大量的農械。
石磊微微搖頭,有武者在,真的不好實現全麵工業化啊,他也沒興趣驗證到底是槍快還是武者拳頭快,因為武者拿槍最快。
還是像不良人一樣走生命源質就好,生命源質是個好東西啊,隻要放開了吃,就算消化不良,吃十年也能吃成一個三流武者。
所以他隻要獲取了燕國這個養馬地,在東北開荒,利用黑土地種更多的糧,再與草原合作大搞畜牧業,最後加上齊國自身的漁業,就能供養出一支二十萬三流武者組成的軍隊,還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
到時候直接碾壓。
當然人口也很重要,一統之後,他會對人口進行重新分配,齊國國都附近放兩百萬人口,剩下的八百萬人口放到六國故地,再將包括寒門在內的六國貴族全部遷徙到齊國境內,問題就解決了。
不願意遷徙的就殺,躲進深山老林裡的也不能放過,需要派出軍隊追殺。
秦始王需要六國貴族管理當地,他可不需要,啟蒙小學有足夠的管理人才。
石磊對未來有了大致的規劃,不過滅燕國他還是有些擔憂。
如果秦國同時滅了韓國還好,如果秦國最後不滅韓國,那齊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公元前284年,五國攻齊,說是滅了齊國,其實隻是攻破齊國國都,齊國國都一破,其他四國的軍隊就撤了,留下燕國軍隊跟齊國參軍死磕。
由此可見諸國的態度就是攻破國都可以,但徹底滅國免談。
如果真的徹底滅了一國,可能會被諸國針對。
到時候秦國還可能跟其餘四國聯合攻齊,齊國現在還沒有對抗所有國家的實力。
……
石磊思來想去,決定先觀察兩個月,如果秦國沒有滅掉韓國,那他就在山海關建立防線,取山海關以北的東北地區。
發展商業的時候,他也沒忘記發展造船業,當年養二十萬軍隊,其中一部分糧食就靠漁業。
這個年代由於捕魚技術不行,不管是大江小溪,還是海裡,漁獲非常豐富,作為獨家的海洋捕魚船隊,捕魚真的很賺。
那些貴族也不傻,看到匡家有如此優良的船隊,也想買船,不過都被石磊拒絕了。
這可是從西方抄來的先進木製海船,三桅風帆船,倒不是不能造輪船,而是工業沒起來,風帆更有性價比。
現在他已經有大小戰船三百艘,其中遠洋戰船一百艘;大小漁船七百艘,這就是他十二年的積累。
一百艘遠洋艦船,再調用兩百艘海洋漁船,運送一支十萬人的大軍還是可以的。
想到這裡,石磊立即下達命令,命令海軍大將匡季準備好船隻,調集一萬新軍和七萬常備軍前往東萊郡,在兩萬海軍的帶領下進行適應性訓練,隨時奔赴山海關。
兩萬海軍,說是海軍,其實更像是開船的司機,戰鬥力跟常備軍差不多。
命令下達完畢,石磊遙望西方,呂不韋會怎麼選呢?
第二天下午,府邸後院,石磊打完一套形意拳後,拿著劍開發五雷劍法。
五雷天心訣掌法和拳法,劍法是沒有的。
看了白亦非、焰靈姬等人的能量攻擊後,他也很想要。
有生命源質的協助,他對能量攻擊也不陌生,很快就找到了一些訣竅。
將五雷天心訣用劍法施展出來。
金雷,鋒銳無比,適合突破。
木雷,雷電中蘊含生機,適合電療。
水雷,攻擊連綿不絕,適合持久戰。
火雷,攻擊迅猛,打擊範圍大,適合群攻。
土雷,劍法厚重,猶如一堵牆,適合防禦。
五雷劍法現在雖然隻是錐形,但假以時日,必定成為名震天下的劍法。
修煉無歲月,石磊沉迷於劍法開發,一時間忘記了周邊的一切,連胡美人來了都不知道。
胡美人穿著一條開叉到肩膀的輕紗短裙,白皙肌膚若隱若現。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