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故事真是奇怪……”他輕聲自語。
看完這本古書後,秦淳覺得其中的內容頗為蹊蹺,但具體怪在哪裡,一時還說不上來。
“真是奇怪,這書裡的內容到底哪裡不對勁呢?”
秦淳再次仔細閱讀古書中的內容。
第一次看時太過匆忙,許多細節被忽略了。這次,他把注意力放在三人講述的故事上。
他隱約覺得,這三個故事並非隨意編造,而是存在某種聯係。
第一個故事由書生講述,是他自己的經曆,或者說是一個詭異的夢境。
書生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山村,父親是村裡的教書先生,母親早逝。父親從小教導他要考取功名。
他讀書非常刻苦,但命運弄人,就在他準備赴京趕考時,父親病逝。為了守孝,他錯過了那次科舉,一守就是三年。
這三年裡,他除了獨自守孝,更加廢寢忘食地讀書,一心隻想考取功名。
三年後,他再次準備參加科舉,卻在出發前病倒,隨後做了一個漫長的夢。
夢中,他看到許多熟人來到家中,說了些話,還有人默默流淚。接著,一切陷入黑暗。
在黑暗中,他遇見了更多的人——有人哭泣尖叫,有人放聲大笑,也有麵目猙獰、渾身惡臭的,甚至還有滿臉絨毛、形狀怪異的……總之,形形,各不相同。
直到他在黑暗中看見最後一張臉——是個道士打扮的人,遞給他一顆赤紅灼熱的圓珠。隨後,他便從夢中驚醒。
醒來時,他發現自己不在家中,而是身處一片荒郊野外。他不知道耽誤了多久,隻能匆忙趕往京城。
可惜,或許因為來自偏遠地區,他的打扮與京城之人格格不入,考官對他印象不佳,最終他科舉落榜,名落孫山。
讀完書生的故事,秦淳心中閃過一絲明悟。他隱隱有所猜測,但還不能確定,於是繼續看向第二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由和尚講述,是他出家前從村裡長輩那裡聽來的傳說。
與書生相似,他也出生在一個遠離喧囂的小村莊。但他的父親不是教書先生,而是一位普通農夫,父母都還健在。
儘管家境平凡,父母卻對他格外疼愛。但有一天,當他想去後山玩耍時,一向溫和的父母突然嚴厲地訓斥了他,禁止他靠近後山,並給他講了一個詭異的傳說。
幾百年前,村裡最有前途的人,在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前一晚突然去世。因為他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為人寬厚,村民們自發為他收斂,將他安葬在後山。
可是在下葬後的第七天夜裡,天空突變,雷電交加,暴雨傾盆。全村人都看到一道驚雷劈向後山。
奇怪的是,雷聲過後,天地立刻恢複平靜,雨停雷息。
第二天,幾個壯漢前往後山查看,卻再也沒有回來。
從那以後,後山白天總是被濃霧籠罩,成了村民避之不及的地方。
數百年來,關於後山的傳言不斷。有個遊方道士曾說山中藏有寶物和靈異之物,引來不少人冒險進入,但這些人全都杳無音訊,仿佛被山吞噬了一般。
讀完第二個故事,秦淳開始思考,雖然兩個故事內容不同,但明裡暗裡似乎都在暗示書生就是和尚故事中的那個人。這個發現讓他心中升起一絲期待。
帶著這份期待,他繼續聽道士講述第三個故事。
道士講的是自己的經曆。很久以前,為了尋找一味珍稀草藥,他來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莊,在那裡發現了一片霧氣繚繞的山林。
他在山林中遇到了一隻罕見的異獸,非常喜歡它,便開始精心飼養。
他為這隻異獸找來各種食物,包括許多珍貴的異種,甚至還有它的同類,全都喂給了它。
時間久了,異獸越來越強壯,道士也感到越來越高興。
但他也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之後無論怎麼喂食,那隻動物的體型再沒有變化。
他反複思索,卻始終找不到原因。
直到有一天,那隻動物無意中吃下了一樣與它相克的東西。道士原本以為這會傷害它,沒想到,許久沒有變化的動物突然發生了異變。
他明白了,於是帶著動物離開山林,開始尋找那種食物。
經過漫長而艱難的旅程,他終於找到了那種東西,並喂給了自己的寵物。
他成功了,但也失敗了。
動物吃了那東西後變得異常強大——這是他的成功。
但隨後,動物掙脫束縛逃走了,模樣大變,連道士都無法認出。他所有的努力,最終都化為烏有——這是他的失敗。
合上那本古書,秦淳陷入沉思。
如果他是個什麼都不知道的普通人,大概隻會當這些故事是怪談小說。
但他不是。秦淳確信,這三個故事其實隻講了一件事——主角是那個道士和書生,和尚隻是個陪襯。
喜歡港詭:我,茅山天師,黃金重瞳請大家收藏:()港詭:我,茅山天師,黃金重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