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關外建奴如今虎視眈眈。”
“我們要早做打算啊!”
京師,有大臣奏對。
如今闖王李自成入主京師已有些時日了。
一眾農民軍出身的部下在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生活前所未有的愜意。
雖說京師大部分的財富都被朱棣帶走了,但剩下的一部分,依然足夠讓闖軍文武勳貴們過上以前想都不要想的日子。
“哼,如今天下已定。”
|“就是明朝都被我們打的落花流水,崇禎小皇帝棄京而逃。”
“區區關外未開化的韃子,又有何懼在?”
當即有將領開口,滿臉倨傲。
“就算是他建奴想要打進來,山海關他們打的開嗎?”
“倘若繞過山海,舍近求遠,家駒兵馬疲憊,我大軍以逸待勞,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入主京師,不隻是生活優渥了起來。
更是讓不少闖亡朝廷臣子將領產生一種天下大局已定,江山儘在掌握的錯覺,從而目空一切。
“臣也認為,對建奴之患,無需泰國著急。”
“我等各部大軍還可多休整一些時日,待招降吳三桂後。”
“在集結兵馬出關,大破韃子也不遲。”
又一位老臣奏對。
“不過話說回來,陛下對吳三桂的招降旨意已經下了數次。”
“吳三桂還在猶豫,沒有做出回複嗎?”
顯然吳三桂的重要性,山海關的重要性,不隻是大明知道,滿清知道。
就是闖王他們也是心知肚明,並且早就開始了部署。
“哼,要我說,這個吳三桂這麼不識抬舉的話。”
“要不我們乾脆出兵滅了他,自己人接管山海關防務算了。”
有主戰的悍將殺氣騰騰道,顯然對吳三桂到現在都沒倒向闖王很不滿!
當然創王朝廷也有心憂百姓,心憂時局之人。
“陛下,臣有本奏。”
“我朝崛起於微末,一路到現在,幾乎問鼎天下。”
“便是因為我們得了民心,民間素有歌謠傳唱,闖王來了不納糧!”
“我等大軍征戰所到之處,白象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不少活不下的窮人子弟,紛紛加入我大軍!”
“可現在大軍才入主京不久。”
“竟然已發生數起將領縱兵搶劫擄掠百姓的事件!”
“如此下去,恐怕失民心啊,請陛下做出嚴懲!”
然而對老臣的奏對。一眾悍將卻不願意了。
“不是你這老頭怎麼回事?”
“事情哪有那麼嚴重?”
|“我們兄弟的部下將士們,跟著我們征戰這麼多年,打了這麼多仗。”
“如今好不容易就要打下江山了,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嗎?”
“畢竟兄弟們把腦袋彆在褲腰帶上,不要命的打仗是為了什麼?”
“不就是為了坐天下後的榮華富貴嗎?”
高處龍椅上的闖王李自成有些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
明明以前打仗時候事都沒那麼多,大家就算有啥矛盾,也能壓一壓。
但是入主京師後,各種破事卻一件接著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