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案卷上描述的案情,許長生腦海中浮現出當年案發時候的種種場景以及鮮活的人物。
案發已經三十年,文字冰冷,他希望用他豐富的想象和推理能力把當時的事件儘量完整地還原出來:
公元1989年1月30日,臘月二十三,小年。
傍晚時分,即墨區金海礦機研究所家屬院外的興隆河大堤邊,到處都是過年的喜慶氛圍。
大人們忙著貼春聯、備年貨,孩子們則在外麵瘋跑打鬨,笑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張長庚剛從研究所下班回家,妻子告訴他,兒子張磊一吃完晚飯就拿著玩具跑出去了,說是要去大堤邊跟小夥伴玩。
張長庚想著孩子在家待了一天,出去跑跑也好,就沒太在意,坐在沙發上看起了報紙。
可眼看著天越來越黑,外麵的喧鬨聲漸漸平息,還是沒看到張磊的身影。
他心裡開始有些著急,起身走到門口,朝著大堤的方向喊了幾聲張磊的名字,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妻子也察覺到不對勁,趕緊跟著出來,夫妻倆沿著大堤邊一路找,逢人就問有沒有看到一個穿藍色外套、拿著變形金剛的小男孩。
可無論是路邊擺攤的小販,還是散步的居民,都說沒注意。
天徹底黑了下來,寒風刮得人骨頭疼,張長庚心裡的不安越來越強烈,他趕緊給親戚朋友打電話,讓大家幫忙一起找。
一時間,周磯興隆河大堤邊到處都是尋找張磊的人。
手電筒的光束在黑暗中來回晃動,呼喊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小年夜晚的寧靜。
可直到天亮,他們把大堤附近的每一個角落都找遍了,還是沒看到張磊的蹤影。
張長庚的妻子急得直哭,癱坐在地上,嘴裡不停地念叨著“磊磊,你在哪兒啊”,張長庚強忍著淚水,心裡卻像被刀割一樣疼。
後來張長庚去問了當時跟張磊一道玩的幾個小孩,問他們知不知道張磊去了哪裡。
那幾個小孩都說不知道,他們說他們是先回家吃飯的,在他們離開的時候,張磊一個人還在堤壩上繼續玩。
第二天早上7點20分,天剛蒙蒙亮,張長庚家樓下已經聚集了不少幫忙尋找的親戚朋友,大家臉上都帶著疲憊和焦慮。
就在這時,住在張長庚家隔壁的王大爺拿著一隻藍色的旅遊鞋走了過來,聲音有些顫抖:“長庚,你看看,這是不是磊磊的鞋?”
張長庚趕緊跑過去,接過鞋子一看,瞬間就慌了神。
這正是前幾天他剛給張磊買的新鞋,鞋麵上還印著卡通圖案,他一眼就認了出來。
“是磊磊的!是磊磊的!”他激動地喊道,聲音裡滿是恐懼,“王大爺,您在哪兒找到的?”
王大爺指了指樓下的花壇:“我早上出來倒垃圾,看到這鞋就放在花壇邊上,當時還覺得奇怪,走近一看,發現鞋裡麵好像有東西,我倒出來一看,是張紙條。”
說著,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折疊起來的紙條,遞給了張長庚。
張長庚顫抖著雙手接過紙條,小心翼翼地展開。
隻見紙條上麵用黑色圓珠筆寫著:“你兒平安,不要報警,不要讓任何人知道。到扒雞麵館門前樹下找紙條。”
每一個字都像一把尖刀,紮在張長庚的心上。
他拿著紙條的手不停地發抖,臉色蒼白,嘴唇哆嗦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周圍的親戚朋友看到這張紙條,也都慌了神,有人提議趕緊報警,有人卻擔心報警會激怒綁匪,傷害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