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想要多少,穀歌目前需要多少資金發展?”
林濤靠在沙發裡,姿態未變,問話的語氣卻像是在聊今天天氣如何。
他很清楚,這九個月的圍追堵截,幾乎把穀歌這條未來的巨龍打成了泥鰍,發展速度被硬生生摁了下去。
布林和佩奇對視了一眼,眼神在空中快速交彙,似乎在做最後的掙紮與確認。
最終,還是布林深吸一口氣,像是用儘了全身力氣,報出了一個他們商議了無數遍、卻依舊覺得有些虛張聲勢的數字。
“我們出讓40的股份,要價一億美金。
另外,公司需要兩千萬美金,用於後續的業務拓展和技術研發。”
說完,布林的心臟不爭氣地狂跳起來,他緊緊盯著林濤,生怕從對方臉上看到一絲嘲諷或不屑。
然而,林濤隻是靜靜地聽著,臉上沒什麼表情。
他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端起桌上已經有些涼了的咖啡,輕輕抿了一口。
寂靜。
會議室裡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那麼漫長。
佩奇緊鎖的眉頭就沒鬆開過,布林額角的汗又開始往外冒。
就在他們快要扛不住的時候,林濤放下了咖啡杯,發出“嗒”的一聲輕響。
“可以。”
兩個字,輕飄飄的,卻讓布林和佩奇同時鬆了口氣,感覺像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一億美金,買下你們手裡40的股份。至於另外的兩千萬,我個人注入,算作公司運營資金的補充,不稀釋任何人的股權。”林濤補充道,語氣平淡,卻讓兩人再次愣住。
不稀釋股權?
這這已經不是投資,而是單純的輸血了。
他圖什麼?
看著兩人再次陷入迷茫的眼神,林濤笑了笑,站起身,主動伸出手:
“歡迎加入布萊克大家庭。”
隨後,雙方律師團隊入場,合同簽訂得異常順利。
最終的股權結構塵埃落定:
算上之前林濤通過各個殼公司,從那些倉皇出逃的投資人手裡悄悄收來的30股份,布萊克投資公司最終持有穀歌70的股權。
佩奇和布林各自保留10,另外預留5作為核心團隊的股權激勵池。剩下那5,則依舊由sun的聯合創始人安迪、傑夫·貝索斯以及那位印度裔觀察員持有。
這幾位在穀歌初期的人脈網絡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林濤無意動他們。eta搜索,林濤也沒打算解散,而是讓它搖身一變,成了穀歌的技術合作夥伴和數據“供應商”。雅虎的數據,國內星耀互聯快搜的技術人才,都將通過eta這條管道,源源不斷地輸送給穀歌,助其完成最後的蛻變和品牌塑造。
“老板,我是真服了。
先是聯合華爾街放出風聲,把穀歌的股價和聲譽打到穀底,再以救世主的姿態入場抄底
這個價格,跟白撿沒什麼兩樣,實在是高!”
在與埃裡克簽訂完11的股份轉讓合同後,這位新晉的穀歌股東,看著自己年輕的老板,言語間滿是貨真價實的敬佩。
“運氣好而已。”
林濤簽下自己的名字,將文件推了過去,
“之前跟你提過,想動一動蘋果公司,你有什麼建議?”
他看向眼前這位在華爾街素有“權力掮客”之稱的男人,想聽聽專業的意見。
“蘋果……”
埃裡克沉吟片刻,
“雖然因為數字音樂計劃受挫,加上去年的科技股災,股價從年初的三十美元跌到了年底的十美元,但即便如此,它的市值依然高達七十億美金。
您確定手上的資金……”
埃裡克眼中閃過一絲疑慮,收購穀歌已經花了一大筆錢,這位老板的胃口未免也太大了。
“我沒想過全資收購。”
林濤打斷了他,“星耀互聯在國內發展很快,但要走向世界,專利就是繞不過去的護城河。
與其等將來被人卡脖子,不如現在就把刀柄握在自己手裡。我需要的是它的圖形界麵、硬件設計、acos操作係統等關鍵專利授權。”
埃裡克瞬間明白了林濤的意圖。
這不是財務投資,而是戰略布局。
“明白了。蘋果的股權結構很分散,我們可以從二級市場和機構投資者手裡,拿下35到45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然後通過代理投票權爭取散戶支持,在董事會裡占據多數席位。”
埃裡克條理清晰地分析著,隨即話鋒一轉:
“但這裡麵最難的一環,不是錢,而是喬布斯。老板,那家夥是個徹頭徹尾的偏執狂,我聽說他能當著上百人的麵,把一個頂級工程師罵到當場辭職。他絕不會允許任何人動他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