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成全你,來人!給朕將他拖下去,重責一百二十廷杖!”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儘皆一顫!這一百二十杖打下,就算那些丘八也必死吧?
不管下麵的眾臣,心中想法如何,崇禎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崇禎望向兵部尚書道:“隻管下發旨意,僅是正常的軍事調防,楊卿,此事不必再議!”
楊嗣昌深知皇帝性格,說好聽點叫自信,說不好聽點叫剛愎自用。
戶部尚書程國祥,出班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崇禎內心毫無意外,挑眉道:“準奏!”
對於這個滿頭銀發,一心為公的戶部尚書,崇禎還是挺有好感的。
程國祥出聲道:“陛下,國庫空虛,太倉僅餘兩百八十萬兩。”
“臣,實在無處調撥,此次數萬兵馬的開拔之餉,請陛下三思!”
崇禎正色道:“朕,已命湖廣巡撫熊文燦籌措,日後從解京錢糧中分期抵扣。”
“朕隻有一條鐵律:無論如何,此次糧餉,不得以任何名目加征於民!”
程國祥硬著頭皮道:“宗室、各級官員俸祿年關又需發放,臣奏請陛下三思!”
崇禎揮手阻止道:“傳朕旨意,本年所有宗室、百官俸祿,統一延期三個月發放。”
“朝廷艱難,望諸臣工與朕同心,共克時艱。待事畢國庫稍寬,朕會連本帶利補償諸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崇禎冰冷的目光,掃過丹墀下的群臣。這些人,十之八九家資萬貫,田連阡陌。
誰指望俸祿過活?以往拖欠俸祿時有發生,這番表態是找個台階,順便占據道德高地。
崇禎的目光,鎖定了武臣班列首位,那位身著公爵冠服。
一直耷拉著眼皮,仿佛站著都能睡著的,成國公朱純臣身上。
看其睡眼惺忪的樣子,崇禎眼底閃過一絲殺機,曆史上在李自成兵臨城下時!
奉命守衛齊化門,卻毫不猶豫地開門迎賊。投降後,轉頭便被抄家問斬,成了天下笑柄。
內閣首輔劉宇亮,清了清嗓子道:“陛下,臣有本奏。”崇禎示意其‘準奏’
“自今年四月起,山河四省多地蝗災不斷,今又突逢百年不遇大雪,百姓屋舍坍塌。”
“凍斃者眾,生活困苦已達極致。望陛下垂憐,速調撥銀兩及時賑災,以彰顯天家仁德。”
崇禎對此人印象不深,隻知其上任首輔八個月,乏善可陳,是個典型的沽名釣譽之徒。
此刻跳出來,準是盯上了國庫和內帑,那為數不多的銀兩,順便還能博個清名。
崇禎回答得乾脆:“著內閣即刻擬旨,發往各受災行省。”
“著各地巡撫、布政使司,全力組織救災,即刻開倉放糧!”
“將每日放糧數目、救濟災民人數、以及……死亡人數,詳細造冊每日呈報!”
“所有凍餓而死者,遺體必須集中火化,深埋亦可,絕不可任其曝野,以防大疫!”
“火化”二字一出,百官中頓時響起一片壓抑低語聲。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陛下此舉,簡直有違聖人之教,悖逆人倫!
可是回想起剛才,那言官的慘痛下場,終究無人敢在此時,再跳出來反對。
隨堂太監見無人奏事,高聲唱報道:“無事退朝,眾臣拜!”
一係列雜事終於處理完畢,崇禎的心早已飛走了,他迫不及待地想去見兩個人。
兩個在原本曆史軌跡中,未能發揮全力,卻能真正能扭轉大明國運的人。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