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走出班房時,鑄造坊那邊已送來,兩個生鐵鑄成的空心圓柱體。
表麵上布滿細密的砂眼,尚且還未來得及打磨,一看便是用沙鑄法,趕工出來的粗坯。
明代的煉鐵技術遠遜於後世,鐵水中雜質頗多。他掂了掂每個約重七兩。
估摸著能裝三兩火藥,不知這三兩加了糖的火藥,能有多大威力。
崇禎拿著這兩個鐵疙瘩,踱步走進裝配工坊,命人尋來兩塊圓木做柄。
木柄一端削出榫頭,略大於鐵殼預留的孔洞,中間再鑽一孔用以安插引信。
如今時間緊迫,無法抽出時間搞拉發式點火,建奴可不會等你慢慢研究。
後世二戰時期,一種粗糙金屬絲,通過摩擦劑產生火花,點燃手榴彈的導火索。
回到火藥工坊,崇禎指導老薑頭的乾兒子二狗,往鐵殼內灌滿加糖火藥,
火藥中間,還放了些鉛丸,再用木製的杵頭,輕柔的將火藥夯實。
隨後插入引信,將木柄塞緊,底部以黃泥封固,另一顆也如法炮製。
因鐵殼上預刻了陰線,還加了少量的鉛丸,爆炸時產生的爆燃氣體。
會將殼體炸裂,形成大量高速破片,鉛丸也會一同衝出,靠破片鉛丸便能殺敵。
最終的成品外形,大概相當於現代手雷,與抗戰時“漢陽造”,手榴彈的混合版。
崇禎喚來洪承疇、孫傳庭,再底帶著一行人前往試爆場,打算試試手榴彈威力。
他剛拿起火折子欲親自演示,眾人慌忙勸阻。這次僅僵持了片刻,崇禎便點頭作罷。
轉而仔細教導孫傳庭,點火與投擲的要領。待孫傳庭確認掌握後,測試開始。
試爆場中,已安置好的圓木假人,套著建奴那繳獲而來的,一種內裡帶鐵片的布麵甲。
此次測試用的,是建奴普通士兵布麵甲,重約二十斤左右,內襯鐵片也極薄。
至於將領所穿多層厚甲,這次就不測試了。畢竟建奴的將軍,也不會傻到在前麵衝鋒。
建奴將軍級彆的人物,在安全後才會策馬衝陣,打不穿他們戰甲,擊穿戰馬也不錯。
孫傳庭長期統兵馭馬,弓馬嫻熟臂力不俗。將手榴彈精準投至,五十步外的假人群中。
對他來說應該並非難事,但孫傳庭並未急於出手,而是先拾起一塊同等重量的石塊。
試著投擲了數次,找準力道與準頭後,方才吹燃火折子靠近引信。
引信滋啦一聲燃起,孫傳庭稍作瞄準後,用儘全身之力,將手榴彈投擲出去。
手榴彈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剛觸地便轟然炸響!轟隆——!
一聲爆響,如同驚雷般乍起,灰白煙柱騰空。待聲響平息後,眾人這才上前檢視。
錦衣衛將棉甲與木製假人取來。崇禎接過仔細查看,布麵甲胸前鐵片,已被破片洞穿。
還有不少碎片,深深楔入甲片下的木樁中,崇禎將殘骸遞給孫傳庭。
孫傳庭看罷,又將其傳與洪承疇。二人對視一眼,心中滿是駭然之色!
此物倘若在,人員密集的軍陣中炸開,絕非死傷一片所能形容。
洪、孫二人當即拱手:“陛下,此物可有名字?不知是否能快速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