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火藥、炮彈……”各種各樣的嘶吼聲,在城樓上此起彼伏。
孫傳庭頂著箭雨,親臨前線一直未曾退去。
甚至,還砍殺了一個,快要爬上城牆的韃子方士兵。
旁邊的周遇吉,也一同協助守城。
他朝孫傳庭道:“督師,韃子這是在用人命,消耗咱們的守城物資啊!”
孫傳庭微微皺眉道:“本督自然知道,現在還隻是簽軍上,等下就是漢八旗上。”
“再之後是蒙古八旗上,韃子的軍隊,隻會等他們攻下城牆,打開城門才會上。”
“所以我們定要,儘可能的守住,守到他們不得不上滿八旗。”
再次消耗掉這三千人,明軍這邊守城的衛所兵、募軍,差不多也陣亡了兩千多人。
為什麼會這麼多,多半是韃子後麵弓箭手,造成的傷亡。
要是換成漢八旗上,明軍的傷亡會大更多,明軍這邊還有火炮助陣,傷亡都這麼高了。
此時,第二批三千漢人簽軍,隻剩下幾百人了。但是,依然還在做著決死衝鋒。
時間轉眼到了午時,多爾袞眼見久攻不下,於是下令鳴金收兵。
並不是他有多心疼漢人簽軍,這些人本來就是明狗,死多少都不帶心疼的。
隻是前方攻擊不順利,必需做出調整,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如果再派三千人上去,恐怕對士氣有較大影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攻城的所有人退下去後,城牆上的明軍士兵,都倚靠著城牆大口的喘著氣。
那些戰死、受傷的,士兵自然有人抬下去,能救的就救。
死透了的就核實名字後,直接火化,骨灰用壇子裝好。
並將名字寫在紙條上,用漿糊貼好,這也是崇禎交代過的。
孫承宗帶著百姓,就負責做這些事,其實孫承宗對於火化屍體,是表示反對的。
畢竟,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道的一種。
但是,孫傳庭說這是崇禎交待過的,也就沒再說什麼。
其實他心裡知道,這個處理辦法才是,最便捷有效的。
未時一到,韃子又潮水般的湧來,隻不過這一次,他們沒有立即攻城。
此時嶽托向多爾袞請命道:“十四叔,不能再上簽軍了,再上會嚴重影響士氣的。”
“由侄兒帶著本部親衛,衝一次城牆試試吧!”
多爾袞是點頭表示同意,道:“簽軍不能再上,這本王自然知道。”
“他們的守城武器,還有多少我雖然不清楚,但據我觀察,定然不會太多。”
“這從上午逐漸變少的,弓箭、火槍、火炮聲等,就可以大致分析出來……”
嶽托不待多爾袞說完便急切道:“十四叔,那咱們還在等什麼?一鼓作氣攻上城牆去吧!”
多爾袞朝傳令兵說道:“傳本王軍令,命令漢軍鑲黃旗三千人,進攻東城門。”
“蒙軍正白旗三千人,進攻南城門。”
“嶽托!本王命你帶本部兩千人馬,和本王兩千正白旗,在三千簽軍死完後進攻北城門!”
傳令兵答了句“得令”,便騎著馬去傳令了。
四千人同時進攻一麵城牆,是高陽城一麵城牆的極限了。
再多就隻能堆在城牆下麵,變成毫無作的活靶子了。
隨著韃子的調動,孫傳庭也看在眼裡。
他朝旁邊的周遇吉道:“生死大戰就在這一刻了,命令勇衛營六千人。”
“替換現在東、南、北三麵城牆守軍,你鎮守南城牆,黃得功鎮守東城牆。”
“本帥親自鎮守北城牆,任何一麵城牆有失,本督軍法從事!”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