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在玩命,催動戰馬的多爾袞,頭都不敢回一次。
他騎在馬上狂奔的同時,一直在考慮一件事,想了很久他困惑不已。
為何這次入關劫掠,怎麼會成如今這樣的局麵,前幾次不都是無往不利嗎?
前三次入關,明朝軍隊都是一觸即潰,抵抗意誌可以說低到沒有。
為何這次抵抗如此強烈,還出現了以前,從未見過的武器。
死了兩個貝勒,一座城池都沒打下來,也沒搞清楚到底是何武器!
他決定先回盛京,將明軍有了新式火器之事,如實詳細的告知皇兄。
當然!該甩的鍋還是得甩,不甩怕是背不動。
具體是何火器,到時候讓明軍內的細作,賄賂大明的官員,自然能知道。
此事不必急於一時,當務之急,是甩開身後的追兵!
祖大壽帶著關寧鐵騎,在後麵緊追不舍,要說他不想建功,那是不可能的。
兩軍相距尚有十裡地,祖大壽也是不惜馬力,瘋狂抽打馬匹。
期望能追上韃子,終於,在離郎房還有幾十裡時,追上了韃子軍!
韃子哪怕在逃命,都保持著軍容完整,可見這個時期韃子的強悍,是毋庸置疑的!
見有人追來,阿巴泰請命留下來斷後,多爾袞裝作無奈點頭同意!
如不留下人擋住身後追兵,很有可能都要被留在這裡!
於是阿巴泰帶著他,僅剩的三千人留下來,阻擋追兵。
阿巴泰眼裡帶著決彆,看了一眼多爾袞後,毅然轉頭對上了,追來的祖大壽!
祖大壽陰沉著臉拉停戰馬,看著前麵阻擋的韃子,他們舉著藍色的旗幟。
旗幟上麵還繡了條龍,這在祖大壽看來,是完全不可饒恕的。
龍!是皇帝的象征,你一個造反的養馬奴,竟然也敢打著龍旗!
念及於此,祖大壽不打算分兵了,開始占著人數優勢,分出兩千人呈左右翼迂回包抄。
阿巴泰不愧是韃子裡,久經戰場的人物,瞬間就知道,麵前將領是想將他們圍殲於此。
既然學咱們看家本領來打老子,我看你是關公麵前耍大刀——蠢!
於是分出一千人朝左右兩翼,同樣迂回而去。
在阿巴泰想來,一千對兩千,優勢在我。
韃子的戰馬機動性高耐力好,明朝自從失去河套平原的掌控。
所選用的戰馬,皆來自於西南,耐力明顯是要,差過蒙古馬不少的。
隨即祖大壽和阿巴泰,帶著剩餘人馬開始對衝!
春秋時期的戰爭,講究的是兵對兵、將對將,一切得遵循著‘禮製’。
直到一個‘老六’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切!正所謂:兵者、詭道也!
祖大壽與阿巴泰,同時選擇了衝向對方士卒。
雙方都力求最大限度,斬殺對方有生力量,在互砍了十幾人後,再也沒有人敢近身。
此時雙方大將,最終還是對上了,祖大壽身為關寧鐵騎統帥,馬戰本事還是很強的。
阿巴泰也是一旗之主,身手自然也不弱。
槍者——百兵之王,雙方都是極善用槍者。
祖大壽率先發難,挺槍直取阿巴泰麵門。
阿巴泰架槍斜擋,將直刺麵門的一槍,給輕鬆擋了出去。
祖大壽見槍被架出去,立馬收槍而回,隨後反手一槍,橫掃向對手腰間。
阿巴泰將槍尖插進地裡,來了招背槍格擋,祖大壽正欲收槍換招。
阿巴泰見他招式用老,一腳踢向槍杆,槍尖帶起些許沙石,朝祖大壽襲去。
被祖大壽低頭躲開沙石,抽槍斜下橫掃格擋來襲的槍尖。
雙方在馬上大戰三十幾回合,剛開始祖大壽還能占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