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將羅汝才秘密抓捕後,並未走漏任何風聲,主要是地方挑得好。
這要在襄陽府,或附近官道上動手,都有可能走漏消息,從而驚動穀城的張獻忠。
一萬多人這放哪裡,都不是個小數目。
更何況,現在的張獻忠,經過半年的養精蓄銳,可以說是兵強馬壯了。
而此時湖廣巡撫熊文燦,還在忙著處理秦良玉部,和左良玉部的糧草事宜。
雖然兩支部隊加起來,總共隻有三萬餘人。
可咱們左總兵,可不是個會吃虧的主,不到兩萬人,卻找熊文燦報四萬大軍。
要不然,咱們熊總督,早該啟程進京麵聖了。
當然熊文燦也借著,籌集糧草的這段時間,在仔細琢磨聖意。
兩支大軍往襄陽府調動,隻要不是個傻子,大概都能看出了,皇上要對張獻忠動手了。
但咱熊總督好像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非要力挺張獻忠。
有可能是身在局中,並未看出異樣,但更多的是,不想承認失敗。
要知道張獻忠的招安,是他熊文燦一手促成的。
同時這也是他一個,比較拿得出手的政績。
在崇禎調軍過來後沒多久,熊文燦甚至,還上了個折子。
內容是找朝廷,為張獻忠軍隊申請棉衣,申報二十萬兩銀子。
這都快一個月了,銀子還未下來,熊文燦知道事情大條了。
棉衣製作成本,根據這會湖廣物價,在民間製作成本,大概在二兩銀子左右。
實際批量製造,價格隻會更低,當然這裡麵有沒有貓膩,就隻有咱們熊總督知道了。
熊文燦現在也很無奈,進京是肯定要進的,就怕自己這裡一走。
張獻忠的人頭,跟著就到了京師,如果真是這樣,那他的人頭多半,也要被崇禎給拿了。
他現在得想個辦法保住張獻忠,畢竟這是他的政績。去向張獻忠通風報信,他自然不敢。
秦良玉在穀城附近,挑了個極其隱蔽的山坳,整天就是練兵。
隻是偶爾派一小隊人出去,找熊文燦提糧草。
今天回營寨的隊伍裡,多了頂轎子,正是咱熊總督。
他去秦良玉部,是想探探口風,熊文燦的官職,要遠高於秦良玉。
但熊文燦這個人,就是典型的老好人思想,見誰都不得罪。
你說他這種思想不好吧,也不儘然,他的交際圈是真廣,福建的鄭之龍也是他招安的。
你說他這個思想好吧,他貪汙是真沒少貪。
張獻忠殺害穀城縣令,再次起兵造反後,在穀城的城門口,張貼了張布告。
寫著,誰誰誰拿了他多少孝敬,什麼時候送的,在哪送的,那寫得是清清楚。
熊文燦見到秦良玉後,拱手道:“秦將軍,您每日於此訓練士卒,實在是辛苦了。”
“陛下可曾有調令,秦將軍什麼時候,返回石柱呢?畢竟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嘛!”
秦良玉憑一介女流之輩,能帶兵鎮壓一方土司,還能被單獨列傳的人。
其聰明才智,自然一聽便知道,這個熊文燦,在試探她的口風。
於是打了個哈哈道:“下官,有勞熊總督掛念了,我等粗鄙武夫。”
“一切全憑朝廷調遣,去哪裡、什麼時候去,這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見秦良玉完全不搭話,熊文燦也是尷尬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