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很多大人以為,得搞‘官紳一體納糧’了,現在還真不行。
在未完全穩定的前提下,在軍權還未,抓到手上的情況下。
崇禎若是敢,提出來搞這個,那就是廁所點燈—離死不遠了!
現在的崇禎,可是很惜命的,一點都不想‘被短命’。
下朝後崇禎回到?閣,讓王承恩幫著一起找找,有沒有福建布政使的折子。
找了往期記錄等,終於在一大堆,留中不發的折子裡。
找到了幾本折子,是福建布政使,張肯堂上的。
他折子裡多次提及,福建有高產作物,能活人性命,請聖上大力推廣!
但當時的崇禎,正焦頭爛額,如果不是換了個人,還真就會一直,不處理這個折子了。
如今都過了快半年多了,崇禎拿起折子看了起來。
折子裡詳細講述‘番薯’畝產,和食用方式,以及福建種植規模。
末尾還說,進貢了幾筐番薯,給陛下嘗鮮。
番薯是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長樂人陳振龍。
從呂宋冒著生命危險今菲律賓),偷偷帶回來的,到如今已在福建,大規模種植了。
但自始至終,崇禎壓根就沒看到過,估計被太監或者尚膳監,當成廢物丟掉了。
畢竟,番薯為了方便長途運輸,肯定不會清洗。
那裹著泥巴,黑不溜秋的東西,還真有可能不被人重視
想到此處,崇禎朝王承恩道:“王伴伴,你快叫個腿腳快些的宮人。“
”去尚膳監或者內廷倉,看還能否找到這個番…算了,你跟朕一起過去,這個很重要。”
拿著折子,崇禎轉頭就出了東暖閣,王承恩還提著大氅,追在崇禎身後。
尖聲道:“我的皇爺喲!您快些穿上大氅呀,外麵涼……”
崇禎停下身,轉頭看著這個,忠心的老太監,眼眶稍顯濕潤,接過他手上的大氅。
披在身上道:“都什麼時候了,哪管得了這些你快著點!”王承恩邁著小碎步,趕緊跟上。
命宮人拿鑰匙過來,打開內廷倉養心殿旁),崇禎也顧不得皇帝禮儀了。
走進倉庫裡,就開始親自尋找,這麼重要的東西,居然沒人重視。
想到此處,恨不得抽自己幾巴掌:崇禎啊崇禎,你說你腦子裡,一天到晚裝的什麼?
這麼重要的東西,你卻視而不見!這得救多少百姓啊?
徐光啟著的《農政全書》有詳細記載:“畝收數十石,一也:色白味甘,於諸土種中。”
“二也:益人與薯蕷山藥)同功,三也:遍地傳生,剪莖作種。”
“今歲一莖,次年便可種數百。”徐光啟是真大才,可惜崇禎六年去世了。
不過他編著的《農政全書》,得大力推廣起來。
幾人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估計是被當成,無用之物丟棄了。
崇禎很是失望,布滿灰塵的臉上,寫滿了不開心。
王承恩雖不知,皇爺為何會因為,番薯沒找到,就滿臉失望,不過安慰人他還是會的。
於是輕聲道:“皇爺,既然是福建布政使送來的,就算不見了,問題也不大!”
“可再派人過去,重新取些過來便行了,來回僅需月餘時間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