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章有虛構人物,望看官老爺理性看待)
經過短暫的沉默,終於有人邁出了一步,她戰勝了內心的恐懼。
相較於,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她想要改變如今的局麵。
一個衣衫襤褸的女子,膽怯的走出了隊伍。
朝崇禎跪下後道:“老爺,小女子胡雲娘。”
“家父,乃隴州知州胡爾純,於崇禎七年冬,李賊破隴州城後殉節隴州縣誌有載)。”
“幸得家中老仆拚死,將小女子救出,一路逃難來到京師。”
“小女子,能識文斷字,望老爺好心收留。”說完便將頭叩到底
此時的崇禎內心很沉重,同時也很憤怒,忠臣都殉節而死。
反觀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早早的拋下百姓,逃之夭夭。
在如今整個大明朝,不知道還有多少,這樣的貪官,但崇禎知道,忠臣肯定不多了。
想到忠臣崇禎想到個人,穀城知縣阮之細,他曾多次上書請求朝廷,派兵鎮壓張獻忠。
但都被內閣直接給否了,如今崇禎都未見過折子,多虧現在的崇禎,知道些曆史事件。
崇禎走上前,輕手扶起了胡雲娘,安慰道:“你爹的事,想來朝廷不會忘記的。”
“這樣,你先去我那做工,待將來有機會,看能否搭到上麵的線,對你爹行追封之禮。”
胡雲娘聽到眼前這個,富商老爺如此一說,頓時,淚花便在眼眶內打轉了。
深吸一口氣將情緒壓下後,胡雲娘再次磕頭道:“謝過老爺,小女子無以為報。”
“今後,定當好好做工,小女子能吃苦的,每日隻需一頓白粥便好。”
崇禎點點頭道:“起來吧!放心給本老爺做工,不會虧待你們的。”
有了第一個,陸陸續續就出來了幾十個,最後流民隊伍裡,總共出來了一百多女子。
崇禎示意全都收下,並承諾,做工的強度並不高,也能吃飽飯。
周圍人見女子都被招走了,而這富商,卻不招一個男性流民。
頓時他們就大聲嚷嚷,為何不要他們男的,他們力氣比女子大,也比女子更能吃苦。
並不是崇禎好色,也並非不想救他們,而是做肥皂這活吧。
雖然不算精細活,但女子來做,總歸是好些的。
女子在流民隊伍裡,那都屬於弱者,時常因身體弱於男子。
好不容易,排隊拿到的賑災粥,都有可能被搶走,首先餓死者也多為女子。
再說了,根據後世的經驗,三個老爺們湊一起,就容易產生不安定因素。
畢竟,三個老爺們湊一起,總會有個‘點子王’出現。
李若璉抽出刀往前一站道:“吵什麼?你們吵吵什麼?”
“咱老爺請何人做工,豈是你們能置喙的?不想死的,都給我閉嘴!”
流民們見這富商的家丁,連刀都抽出來了,頓時嚇得直往後縮。
大家的想法都是,隻要我退得快,那前排就不是我!(?_?)
崇禎按了按手,示意李若璉收刀退後,又轉頭對流民道:“朕……真的聽說在西便門。”
“不是有個,皇家亥牲養殖坊嗎?那裡好像需要很多男的,那裡的活適合男的做。”
“也管飯還能吃飽,你們大可去那裡嘛!”差一點說漏嘴了,還好及時改過來了。
要說皇家養殖坊招人,流民們知道嗎?還真有可能不知道,兩邊不願意跑。
亥牲坊那邊,往門口貼個告示,你看了想去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