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後續章節為方便閱讀,均不再采用避諱詞語,如亥牲後續直接稱豬。)
自從來到了這裡,崇禎的嘴裡,都快淡出鳥來了。
雖然,明朝鐵鍋等物,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受限於燃料的問題。
禦膳房菜品,燉菜占了七成,炒菜僅很小一部分,而且還不是天天能吃到。
燉菜又多以慢火清燉為主,這讓崇禎更覺乏味,每日席間加點鹹菜,才能多吃下一碗飯。
要說燉菜好吃嗎?好吃!但誰都架不住天天吃,再怎麼好吃都要膩味。
這個時期,不管是菜色的樣式,還是口味確實單一了些。
就好比難得的美味,鹵肉、鹵豬雜,大明就沒有。
要說大明吃豬內臟嗎?吃,但吃法極其單一,如‘肝生’。
便是將豬肝洗淨,切片放入酒、醋、醬油,醃製入味,便直接開始吃。
那現在的崇禎會不會鹵肉?會,但光皇宮內吃,不能惠及百姓,那這吃起來也毫無意義!
於是,好不容易回宮的崇禎,在宮裡待了一天,上個早朝開個內閣會議。
又偷偷溜出宮,微服出巡去了。崇禎也想看他前天,跟錦衣衛授課後,他們是否有長進。
內閣知不知道皇帝出去了?他們是知道的,那為何不勸阻呢?
首先在崇禎帶領下,挫敗了韃子第四次入關劫掠,文武百官對這個功績是認可的。
其次現在崇禎,也是忙完了一天工作,才會偷偷溜出去的。
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隻要不耽誤朝政,不影響貪官撈銀子,才不管皇帝乾啥呢!
其實他們哪裡知道,為了加快奏折的批閱速度,崇禎每次,都拉著王承恩一起。
由其挑重要的念出來,崇禎點頭批複。
司禮監秉筆太監,雖然能看奏折,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手上。
但這種情況,必須教育後世之君,不可貿然使用,不然容易出現第二個王振。
崇禎溜達到了西城,要說崇禎為何,對西城情有獨鐘。
完全是因為這裡,才能看出百姓的,真實生活麵貌。
相較於更加偏遠的小縣、小鄉,哪怕是外城這裡的生活,也遠遠超過那些地方。
正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大概估算也能猜測出來,下麵州縣的百姓生活。
這兩天街道上的錦衣衛,雖然更多了,但百姓好似對他們,不再像原來那般害怕。
隨處可見,錦衣衛幫助他人,崇禎滿意的點點頭。
崇禎找了個街邊茶攤,說是茶攤,其實,他還賣些小吃食。
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路邊攤,東西雖賣得雜,但味道確實能讓,大多數普通百姓接受。
崇禎帶著王承恩,挑了個桌子坐下,老板兼小二趕緊跑過來。
拿下肩頭的‘搭布’,象征性的掃了兩下桌麵。
朝崇禎問道:“二位老爺,您看要吃些什麼,喝些什麼?”
崇禎詢問道:“你這有豬內臟吃嗎?”
老板躬身回道:“這位爺,您可算是找對地方了,咱這的心肝糜粥。”
“那可是遠近聞名的,要不給二位老爺,上兩份嘗嘗?”
崇禎再次問道:“你攤上這心肝糜粥,作價幾何呢?”
老板笑道:“二位老爺放心,都是些平頭百姓,吃得起的東西,一碗粥兩文錢。”
崇禎開始想來還不算貴,待老板端上來後,崇禎頓覺毫無食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