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望拱手道:“陛下,臣將以前的泥範鑄炮,改成了鐵模鑄炮。”
“退火時溫度更加穩定,火炮相較於以前,沒那麼容易炸膛了。”
崇禎鼓勵道:“很好,你們還需要將火槍改進,看能否更改點火方式,比如燧石點火?”
很多東西,崇禎也僅知道個大概,專業的事還需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這個時期的湯若望,還未接觸到燧發槍,但提供個思路,或許就能得到不錯的效果。
湯若望聽後若有所思,隨後拱手道:“陛下,臣心有所感,先行告退了!”語畢,便風風火火跑了出去。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崇禎將一切能想到的都做了,糧食還要等呂宋的土豆。
紅薯種已經帶回來了,但還需要等到,北方開春後,方能種下育種。
很多人說玉米為啥沒有,不是崇禎不想搞過來。
其實現在玉米已經在雲南、廣東、陝西,等地都有粗放種植。
隻是現在的玉米,未經人工育種,沒有化肥農藥,產量並不高,畝產隻有幾十到百來斤。
產量還遠不如,小麥、粟米、大米等,本土糧食物種。
現在崇禎缺銀子,他沒有多餘的銀子,來展工更多的項目了。
肥皂那裡掙的銀子,內帑的銀子,被崇禎花得差不多了,要再想辦法搞點銀子。
這天崇禎正在批閱奏折,琉璃坊派人來報,那十麵鏡子的外框、底座,都已經製作好了。
崇禎趕過來的時候,看到擺在桌上的鏡子,能清晰的照出人像。
外框選用的,是上好的紅鬆,因為較軟適合雕刻,底座則是選用,質地較硬的紫檀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僅有三麵鏡子,雕刻的紋飾是龍和鳳,其餘都是些普通紋飾,隻不過鑲嵌了些寶石。
但規製未有明顯逾製,這些都是崇禎,特意交待過匠人的。
這是要拿來賣銀子的,可不能搞出逾製那一套,等下一套都賣不出那就血虧了。
崇禎詢問匠人把頭道:“早些時候要你們做的瓶子,做出來幾個了嗎?”
把頭道:“回皇上話,瓶子是做出來幾個,但都經不住火燒。”
“隻要用火一燒,底部便會炸裂開,草民們還在試製。”
崇禎點頭道:“不急,朕也不知這石英砂要加多少,隻能你們慢慢摸索。”
“看具體要加到多少,才能經住火燒而不炸裂。”將一切安排好後,崇禎帶著鏡子走了。
崇禎回到東暖閣,看著幾麵鏡子,他在想如何才能,將這個鏡子賣出高價。
不用想都知道,京師的富商肯定喜歡此物,但如何才能,讓他們掏更多的錢呢?
走拍賣,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何提高其附加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崇禎詢問王承恩道:“王伴伴,你說朕要把這東西,放宮外去賣掉,如何才能賣出高價?”
王承恩稍作思慮道:“皇爺,前段時間的大勝,近段時間隻要,跟皇爺您掛鉤的東西。”
“價錢都不便宜,您看能不能在上麵,禦筆題幾個字?”
崇禎搖頭否定道:“不行,朕要敢這麼做,明日早朝就要被,禦史言官噴得找不著北。”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