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章禮節查詢於《大明會典》)
此時,周掌櫃躬身行禮後道:“陛下,今日拍賣上有個人,草民對其深有印象。”
“拍賣的每麵鏡子,他都會參與抬價,但最終卻一麵都未購買。”
“此人叫汪箕,為徽商之首,家族主營鹽業和茶葉。”
在腦海裡搜索著徽商,徽商強調‘賈而好儒’,雖有兼並土地,壓迫灶戶鹽工)的行為,
但相比於,在明朝還未亡國,就開始出賣大明的晉商,那還是要好太多了。
豪紳對土地的兼並,是這個時代不可避免的。因生產力低下等原因,土地才是最保值的。
這就是為何‘地主’,會一直到兔子建國後,還依然保持了幾年。
但賣國行為,就是不管在哪個時代,都為統治者所不容。
崇禎猜測,江箕之所以抬價卻不買,極有可能是知道賣鏡子的,是他崇禎皇帝了。
這就比較有意思了,崇禎對王承恩道:“王伴伴去傳旨,宣汪箕覲見。”
王承恩帶著周掌櫃退下後,找了個小太監跟隨周掌櫃,一起去給汪箕傳旨。
像不是很重要的人,王承恩是不會,親自去傳旨的。
到汪箕鋪子後,小太監整理了衣袍尖聲道:“徽商汪箕接旨,傳聖上口諭,宣汪箕覲見。”
此時汪箕很緊張,他看出崇禎的意圖了,這是當皇帝所不容的。
上一次這樣的人,出現在三國時期,他叫楊修。
《三國誌》有記載,楊修恃才傲物,多次揣度曹操意思,後被曹操以擾亂軍心罪處死。
這次猜出了崇禎用意,不知道會不會被噶!但緊張歸緊張,這皇宮還是必須要去的。
汪箕跟著太監,一路來到東?閣門口,站定後太監高呼:“陛下,汪箕奉旨覲見。”
裡麵傳來王承恩的聲音:“陛下有旨,傳汪箕覲見。”
隨後,東?閣門從裡麵被打開,王承恩帶著汪箕,緩步走了進去。
汪箕一路深埋著頭,走到禦案前站定,開始行五拜一叩的大禮,過程中始終低垂著腦袋。
朝會時大臣需向,皇帝行四拜一叩禮,大朝會時行五拜一叩禮,明朝是推行臣民一體化。
行至四拜,王承恩上前一步打斷道:“陛下開恩,許你四拜即可。”說完,又退回禦案旁。
江箕行完四拜一叩禮,以額觸地道:“草民汪箕,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淡淡道:“平身吧!起來回話。”
汪箕戰戰兢兢站起身,起身後垂首立於禦案前,此時,他的手心布滿了汗珠。
崇禎看著汪箕的動作,點點頭道:“朕,聽說這次凝香閣拍賣鏡子,你隻抬價不購買。”
“是有何深意嗎?如實奏來,不得隱瞞。”
汪箕微微躬身道:“啟稟陛下,草民猜出了,賣鏡子背後的高人,草民隻想出份力。”
“就算最後無人加價,草民買下來也無妨。”
崇禎略有深意道:“這麼說來,你也知道這賣鏡子的,背後高人缺銀子?”
汪箕嚇得跪地道:“陛下,草民純屬瞎猜,未敢有絲毫僭越,草民該死,請陛下恕罪!”
崇禎對王承恩道:“屏退左右。”
王承恩將周圍伺候的,宮女太監都趕了下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