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崇禎,是兜裡有錢,心裡不慌。
雖然三王的錢還沒到手,但己經派了錦衣衛,前去抄家。
還都是安排的,李若璉的人,這讓崇禎很放心。
除去早些天,從內帑撥了五十萬兩,年前汪箕承諾的,一百萬兩也送了過來。
算上拍賣‘神鏡’、售賣肥皂,現在崇禎內帑還有,近兩百萬兩銀子,從未如此富有過。
有錢了肯定不能放那裡,得把銀子用起來,才能實現銀子的價值。
怎麼用呢?先要想辦法買馬,明朝戰馬的稀少,才是被動挨打的關鍵。
崇禎想建立萬餘人重甲騎兵,但最適合的馬是大宛馬,就是呂奉先騎的汗血寶馬。
但這個時期,大明與西域早就斷了聯係。
這仿佛陷入一個死局,沒有西域的大宛馬,無法建立重甲騎兵,用於騎兵集團衝陣。
邊境上的茶馬互市收效甚微,每年買回來的戰馬,還不夠損失和替換年老的。
想要加大戰馬的買入量,崇禎不得不考慮,滿承勳的建議。
先采用茶馬貿易的方式,如果不行就挑個,蒙古最弱的部落,狠揍他們一頓。
再來商量買馬的事,不管是鐵鍋、食鹽、茶葉,隻要能換到戰馬的,崇禎都以為可以給。
隻不過鐵鍋得換成生鐵,熟鐵他們一熔煉,就馬上能做成武器。
換成生鐵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先進煉鐵技術,沒有森林供其燒木炭,想搞也搞不成。
但大宛馬崇禎依然想要,在發展出坦克大炮,和全自動步槍之前。
騎兵依然是戰場上的利刃,大宛馬由於受吐魯番汗國撅起,阻斷了明朝與西域的聯係。
明朝與中亞徹底斷了聯係後,采購大宛馬好似看不到希望了,無奈隻能先行擱置。
崇禎擺駕前往曹變蛟駐地,如今曹變蛟統領的千餘,秦地騎兵駐訓於京師西郊。
上次戰役三千秦地騎兵,僅剩一千七百餘人。
算上所有繳獲的戰馬,現在能勉強配置出,五千雙騎輕騎兵。
蒙古人你不把他打服,他們根本不會,跟你老實做生意。
要想安全做生意,就得有一支敢戰,且能戰的騎兵,這仿佛又陷入了閉環。
當然,也不是沒有破局手段,最好的破局手段,就是火器的迭代。
崇禎這次來看曹變蛟,第一是來送銀子的,第二是來觀摩一下,曹變蛟的訓練成果。
這段時間肥皂生產剩餘的瘦肉,和部分無法剔除的肥肉,全部用來給他們加餐了。
都養了快個把月了,是時候檢視一下,他們的戰鬥力了。
因為並未提前通知,崇禎禦駕進入曹變蛟駐地時,其正在領著將士,展開騎兵對衝作戰。
兩邊各十人,雙方各持長木棍假作騎槍,槍尖則是包的麻布,並非戰場所用的金屬槍頭。
近月餘不計代價的供養,軍士身體素質有不少提升。兩邊十人一個對衝幾人掉落馬來。
掉下馬的軍士爬起來,牽著戰馬趕緊跑出了‘戰場’。
再次對衝,一邊十人全掉下馬來,另一邊也沒有好多少,僅剩一個人在馬上。
可見雙方雖是訓練,但都將其當成了‘戰場’,拿出了真本事在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