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熱浪,裹挾著邊關的風沙,打得人臉上生疼。
盧象升領兩千五百精銳,人皆雙馬急行,隨行有遊擊將軍滿承勳,和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
眾人以棉布遮掩住口鼻,越往邊關走風沙越大,但幾千人愣是沒有停下休息。
眾人都未說話隻埋頭趕路,經過一整天急行軍,於深夜戌時趕到了,明朝最出名的地方。
沒錯!這個地方就是土木堡,離京師兩百餘裡的地方。
明軍一人雙馬極限行軍速度,差不多是每天兩百餘裡,夜間風沙更大隻能在此休整。
如今明軍兩支軍隊,都拋卻了繁雜的輜重兵,短距都以攜帶乾糧為主。
像這種張家堡更近的距離,甚至連乾糧都不準備,直接到就近城池或防禦堡補給。
土木堡的營房都成了,兩千多人休息的場所,土木堡駐守的明軍,則被安排去了夜巡。
李若璉走進盧象升的營房,這是一所獨立的營房,進來後先是抱拳行禮。
盧象升回禮道:“李指揮使,不知深夜來此有何事,需要交代盧某的?”
李若璉找地方坐下道:“盧侯爺,張家口不比大同,宣府總兵王承胤,此人首鼠兩端。”
“其麾下將領未必可信,咱們該如何過境宣府重鎮,他們已與八大家沆瀣一氣。”
“甚至可能還有,內廷閹豎參與其中,想拔除這張巨大利益網,首先要控製住王承胤”
盧象升詢問道:“出發前並未得陛下旨意,若假傳聖旨這可是死罪,咱們該如何自處?”
李若璉皺眉思索道:“出發前,陛下說要血洗張家口,這是否能算作口諭?”
最後,兩人也沒討論出個結果,都去休息了。
次日卯時正要起營出發,從京師方向追來一騎,是錦衣衛過來傳旨了。
聖旨大意是,著盧象升暫時接管宣府總兵,緝拿宣府總兵王承胤,著錦衣衛押回詔獄。
昨夜兩人還在思考,要如何繞開宣府總兵,今天聖旨就來了,陛下好像能看到戰場般。
其實哪裡是什麼看到戰場,隻是昨天崇禎細細看了口供,裡麵多次提及王承胤。
仔細回憶方才想到,這人後期直接放著,八萬多宣府重兵不用,直接開城投降了李自成。
當然,這會李自成還在商洛山中貓著,黃河沿線實行以工代賑,他估計很難發展起來了。
既然知道王承胤,是這麼個貨色,自然不可能留下這一禍患。
幾千人起程前往宣府鎮,在城下經過詢問方才得知,王承胤帶著一千親衛去了張家口。
盧象升、李若璉兩人相視一笑,都看懂了對方的意思,正愁在宣府鎮不好抓你。
你這自己跑去張家口了,這不是廁所點燈——找死嗎?
雖然其帶著千餘親衛,但咱盧老爺何許人也——人形高達,他還真不帶怕的。
眾人直接繞過了宣府鎮,直奔張家口而去,宣府城中王承胤是留下了親衛的。
他牽出兩匹快馬,想要繞過盧象升部,去告知自家總兵大人。
但很明顯他要繞路,就不可能比盧象升部快,在官道行軍的速度顯然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