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喝完壯行酒後,眾人在皇上的注視下,和百姓的歡呼聲中齊齊跨上戰馬。
這支年輕的軍隊已經初步,塑造出了真正的軍魂,百姓不再害怕而是擁戴。
戰馬上的將士,都驕傲的輕昂著下巴,此處的種種表現,無不展示著這支軍隊的強大。
他們有驕傲的資格,月餘前兩千人將漠南蒙古,攪了個天翻地覆。
搶了漠南七千餘匹戰馬,還出使聯絡了漠北,回程之時自身僅損失五百餘人。
當然,他們的驕傲並不是針對百姓,而是對於自身實力的肯定。
這支軍隊從心理上認為,天下沒有任何軍隊,同等數量的情況下,可以在打贏他們。
這也是崇禎不遺餘力,供給這支部隊想要的結果,以往的明軍算上衛所兵。
足有幾百萬人,但這些人再多也沒用,崇禎要走的是精兵、強兵路線。
衛所兵每次一開戰,看到蒙古人或韃子八旗兵,跑得比兔子還快不少。
但人腿哪能跑得過馬腿,最終都是韃子騎兵追上來,然後被一通砍殺還拖累了整體。
古代有句話叫兵敗如山倒,打仗比的就是看誰能扛,隻要扛住崩潰得慢些。
先扛不住的一方隻要,開始潰敗那就如山呼海嘯般,根本就不是所謂的督戰隊能擋住的。
可以說崇禎打造的這支軍隊,兵雖少但對上同時期的韃子,少說能砍翻對麵五千人。
這種戰力就很恐怖了,同時期的韃子隻需要幾千人,便能追著明軍彆的部隊幾萬人跑。
唯一能拿出來一戰的,隻有遼東的關寧鐵騎,但這支軍隊都有個致命弱點。
他們更傾向於軍閥屬性,遼東將門鐵板一塊,崇禎想調動還得看將領的臉色。
當然還有支白杆兵,秦良玉也是聽調聽宣,但白杆兵還要鎮壓土司叛亂不能輕動。
這才是崇禎迫切想要訓練,一兩支敢戰且無敵的軍隊,這才是最深層次的考量。
大軍出德勝門上了官道,開始漸漸加速速度,眾人紛紛揚起馬鞭輕抽在馬屁股上。
經過一整天的換馬行軍,也才堪堪跑出一百六十餘裡,離宣府還有兩百餘裡距離。
眾人默默的下馬休息,喂了戰馬一些精料和淡鹽水,趙烈心疼的輕撫著照夜玉獅子。
純白色的皮毛上,冒出了細密的‘血汗’,這是汗血馬長距離奔跑的正常情況。
其實,汗血馬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能日行千裡、夜行八百。
跑百餘裡遠的路程,半道上還休息了好幾次,這種馬的耐力還比蒙古馬還差些。
曹變蛟拿著羊皮水袋,喝了口水站起身道:“夜間,咱們還向前跑一段再休息。”
眾人都點頭表示同意,此去宣府將有近四百裡,不往前跑一段路明日到不了宣府。
好在,此時正是秋老虎時節無需烤火,安排好守夜巡邏之人,便都席地而臥沉沉睡去。
翌日卯時。
眾人早早的起來埋鍋造飯,忙完後再次跨上戰馬往前衝去。
這天的酉時,兩千多人才趕到宣會,這會盧象升也在整軍備戰了,隻待曹變蛟率軍到來。
兩軍約定好時間,便可配合好出擊的時間,這樣能避免孤軍深入被包圍。
曹變蛟帶人進到張家口堡,下馬對趙烈道:“趙小子,很快你就能見到盧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