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鄭芝龍感覺還是很準的,崇禎要棉花真不是做什麼棉服。
朝廷每年官征棉花上億斤,做棉服那是夠夠的,要兩百萬斤棉花,就是錦上添花而已。
崇禎打算拿來做硝化棉,那玩意是好東西呀!無煙火藥威力是黑火藥五倍。
每年朝廷官征的棉花,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到處都在等著棉花用。
不可能一下就調用,幾百萬斤來生產硝化棉,彆看隻是棉花不值多少銀子。
但全部做成硝化棉的話,那價值就遠超五十萬兩了,用五十萬兩換俘虜並不會太虧。
當然,崇禎算死了這幫荷蘭人,他們棉花不可能這般快運來,多半會拖上一年半載。
如今,崇禎在京師全力生產鋼鐵,要承受無煙火藥的衝擊,鑄鐵槍管顯然不夠看。
那彆說打韃子了,自己人全被炸膛給報銷了,這些時間隻需全力生產囤積鋼材。
這個時期的煉鋼法有三種,一種是炒鋼法,還有一種是灌鋼法,另一種是錘鍛法。
然後,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進攻哈密衛,一年內無論如何都要攻下哈密。
那裡有華夏最大的硝石礦,靠土法抄的硝石完全不夠用,而京師正在籌劃前期進攻。
程國祥起身道:“鄭侯爺,朝廷答應給你的銀子,很快便會送到你府上來。”
鄭芝龍惶恐道:“程閣老,還請麻煩您轉告陛下!臣,絕不敢收朝廷這筆銀子。”
“何況,就百餘個俘虜而已,荷蘭人的棉花采購價,下官是知道一些的。”
“朝廷用五十萬兩銀子,才換來幾萬兩銀子的棉花,這種虧本的事可不能乾呀!”
程國祥滿意的點頭道:“嗯,鄭侯爺的心意,本官會為你帶給陛下的。”
其實,這裡麵有兩部分價值,一是棉花那幾萬兩銀子,另一部分就是那些匠人的價值。
崇禎曆來認為,人才的價值才是無限的,能仿製出蓋倫船彆說五十萬兩。
再加五十萬兩都不帶皺眉的,要知道大炮巨艦出現之前,蓋倫船一直是海上第一戰力。
要棉花隻不過是順帶的,那五個匠人的家屬才關鍵,在他們家屬未來大明前。
他們定然也不會安心做事,不過就算全力仿製也沒那般快,最少都需要兩年時間左右。
程國祥交待完所有事,並未再多作停留。啟程往京師而去,這一路上少說要三個月時間。
如今已經翻過年坎到二月了,等程國祥回到京師,正好趕上征收夏稅。
如今的程國祥,對農稅並不太感興趣,就那四百餘萬兩說多不多,說少吧它又並不少。
商稅推行,已經擴充到了山河四省全境,光商稅一項每年都有近八百萬兩。
程國祥每時都在佩服自己,還好當初應了陛下,征收商稅的政議,要不他早就愁死了。
若是,按大明原本的官僚主義,商稅哪怕開征也不可能有這般多,百萬兩就頂天了。
但是,如今的崇禎完全將商稅,從地方官府給剝離出來了,戶部直屬的商稅司來征收。
崇禎派駐親信錦衣衛,對每處商稅司一直是高壓態勢。至少,短期內不大可能出現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