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爾哈朗這支軍隊,組成稍有些許複雜,其中有海西女真人和建州女真人。
與科爾沁部的蒙古八旗,還有投降和抓壯丁的漢八旗,當然漢軍最多隻能算炮灰。
九千人的東西兩路軍,陣前的就是漢八旗三千人,後方才是蒙古人和滿八旗精銳各三千。
再次派出九千人後,中軍剩下一萬人隨時支援四方,濟爾哈朗這才有時間細細思考。
四支來襲的軍隊,兩支是蒙古人約有萬餘人,分成西路與北路兩股隊伍。
東路軍是明軍的曹變蛟,南路則是獨石口的盧象升,此時的種種情況都極不尋常。
很顯然,這一切並非表麵看到的這般,明軍所聯合的蒙古人,極有可能是漠北的蒙古人。
具體是哪支濟爾哈朗並不知曉,將漠南大片草場交給漠北,以換取他們派兵支援?
難道,是奔著圍剿他這三萬八千人?想憑著這區區兩萬人,就想吃下他三萬八千人?
究竟是誰給明軍的如此勇氣?不管是大型戰役還是局部戰鬥,明軍哪次不是落荒而逃?
哪怕,明軍人數是八旗兵好幾倍,跑起路來也是絕不含糊。
上一次,濟爾哈朗被趕出歸化城丟掉漠南,他並不認為是明軍有多強。
隻認為,自己不該將全部騎兵派出去,導致根本無法衝陣才丟掉的歸化城。
這次他可是足有萬餘騎兵,明軍你拿什麼跟本王拚?戰鬥素養並非憑勇氣就能彌補的。
四個方向的戰鬥持續到了醜時末,濟爾哈朗接到傳令兵,傳回的前方戰場的報告。
開始還能勢均力敵,到後麵陷入劣勢,局勢正朝著濟爾哈朗,未曾料到的方麵發展著!
雙方好像都想致對方於死地,打法完全是不要命一般,報回來的傷亡數越來越來高。
明軍的東路軍、南路軍,傷亡還稍微少一點,主要是兩個武將戰力有點離譜。
尼堪派去迎戰曹變蛟了,多鐸被派去南麵迎戰盧象升,他原本很相信兩人武力值的。
多鐸是野豬皮的小兒子,早年一直以勇猛桀驁著稱,打仗衝陣很猛被稱為‘天生戰士’。
多鐸將身旁明軍斬殺殆儘後,正殺得興起的多鐸環視一周,看身旁都沒有明軍了。
而此時,趙烈也將身旁的建奴,殺出了一塊如同真空的地帶,無人敢靠近其三尺之內。
兩人都停下手中武器,眼神四處搜尋著各處敵人,突然!兩人眼神在空中對撞到了一起。
雙方同時注意到了,倒在對方戰馬邊的屍體,多鐸眼神越來越興奮。
多鐸眼神越來越嗜血,趙烈則相對平靜了不少,皺眉看著倒地的同伴。
他甚至還認識其中幾人,想起同吃同訓的場景還曆曆在目,這一仗過後再也見不到了。
趙烈越來越憤怒,他感覺快要壓製不住心中的怒火了,深吸一口氣用槍攥磕了下馬屁股。
幾乎在同時,兩人如閃電般衝向對方,越烈不管直刺其麵門的一槍。
也挺槍直刺多鐸麵門,這就看誰先扛不住壓力躲開了,直到長槍馬上要刺中麵門時。
雙方才同時偏頭,躲開了這致命一擊!多鐸一聲狂嘯:“好!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