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時間下來很多流民,還有親屬跟隨的會搭建窩棚,組建新的小家庭。
沒有親屬的,也會擇人重組家庭,這在流民中是很常見的。
畢竟,朝廷給的救濟糧越來越少了,開墾荒地才能保證活命。
隻有冬季疏通黃河時,朝廷才會給他們糧食,這也是為了減少朝廷的壓力。
這一切歸咎原因,還是糧食太少了不夠吃,要是糧食多到吃不完哪用得著限量。
這上百萬的流民,處理不好就是顆炸彈,戶部對待這事一直很謹慎。
如今,流民隊伍除去三十餘萬給了地的,還有近七十餘萬的流民,都在黃河沿岸種樹。
流民之中也有部分人,開墾荒地用來種地、種菜,也能減少朝廷的投入。
洛陽少了福王這尊大佛,兼並土地得到了有效遏製,畢竟其罪狀就有兼並土地一條。
士紳地主階層雖然貪婪,但他們不會蠢到頂風作案,就算要兼並也要過幾年先。
理論上,開墾的荒地屬於朝廷,隻是戶部也未對此給予批示。
士紳地主也都蠢蠢欲動起來,這些流民們失去過土地,他們知道沒有土地有艱難。
短期內竟維持著詭異的平衡,崇禎過來就是解決此事,隻是忙於工坊暫時未去處理。
隨著抽調流民隊伍,前去王莊灘挖黃河連接洛水的運河,這一情況便凸顯了出來。
崇禎收到洛陽知府馮一俊消息,有流民家眷前來衙門告狀,說他們開墾的荒地被強占了。
放下手頭的工作,崇禎帶著人前去洛陽衙門,剛到門口就看到馮一俊正在審案。
崇禎並未現身,馮一俊審理後認為,流民開墾的荒地就屬流民,他人無權強行占去。
但地主拿出地契,說那片荒地屬於他家,隻是無人種植荒在那裡了。
其實,堂下跪著的地主純屬扯淡,他就是災慌逃難去了南方。
如今,天災結束又跑回來了,這幾年河南連年天災,也就從崇禎十四年開始才好轉。
馮一俊取來《大明律》未找到法條,正欲判土地歸還地主,崇禎一看再不出來不行了。
於是,出聲道:“馮知府,太祖皇帝《大赦天下詔》有言,誰開墾的荒地歸誰。”
“隻需正常納稅即可,此人多年不曾耕種,自然應當劃歸為荒地。”
“若是,他不肯認為那是荒地,那麼就按《大明律》來,荒一分地杖二十罪至八十止。”
其實,崇禎這裡出聲提醒,就是玩了個語言陷阱。
明太祖這條律法早就廢止了,提出來隻是嚇唬人用的,後麵杖八十才是真實用意。
沒人會蠢到為幾畝土地,真願意挨上八十大板,那是真會要人命的。
馮一俊見崇禎站出來,公堂之上也不好行禮,隻是抱拳道:“太祖既有言,自該遵守!”
“原告孫氏,這七畝荒地可以判給你,八十板子領完即可,如何?”
這孫姓地主一聽要挨板子,還是要人命的八十板子,頭搖得跟撥浪鼓一般。
表示這地不是他的要撤訴,馮一俊臉一黑道:“混賬!公堂之上豈能兒戲?”
“你想告就告,不想告就撤訴?來人呀!將孫氏重打二十大板,看你下次還敢誣告!”
孫氏被按倒在地,板子打得砰砰響,嚇得一旁的被告李氏大氣不敢喘。
行刑完,孫姓地主被打得吱哇亂叫,馮一俊驚堂木一拍道:“原、被告還有何話要說?”
兩人都表示沒話說,百姓們也拍手稱快說判得好,崇禎也不著痕跡的點頭認可。
大家都很滿意,唯一受苦的就是孫姓地主,告狀不成還被打了一頓板子。
一眾人散去後,馮一俊快步走到堂下給崇禎行了禮,崇禎抬手道:“平身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今後斷案當以律法為準,朕過來是想先截住漕糧,今年的小麥收成如何?”
馮一俊躬身稟報道:“陛下,受乾旱影響收成並不太好,臨近水庫邊的勉強有收成。”
小麥這個作物耐旱不假,但在四五月份關鍵時期,還是需要足量的水份的。
今年夏季降水明顯不足,收成確實影響不小,很多百姓用水甚至要走幾十裡路。
各地官府也組織了,牛、馬等牲畜到水庫拉水,減產麵積雖然有所減少但也有限。
在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好在有前幾年挖的水庫。
春季蓄的水被蒸發了不少,到四五月份還是剩下了些許可用的,至少沒讓小麥顆粒無收。
不過饒是如此,減產最少也在三成左右,糧食減產還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土地兼並,隻要天災就會有活不下去的百姓,找士紳地主借高利貸。
明年還不上就隻能給土地,不解決百姓借錢生的問題,土地兼並就不會停止。
哪怕朝廷強行收回,過不了幾年又會被兼並走,就算土地收歸國有也沒用。
下麵有的是辦法,他們將土地以各種名義,大部分聚攏到少數人手中。
崇禎所考慮的事,並不僅僅是減產的問題,不是大麵積絕收的話戶部基本不管。
崇禎咂舌道:“嘖!今年繳稅收上來的小麥,先暫不發往戶部,戶部那邊朕已傳旨。”
“另外,去洛陽各門張貼告示,有逃難前來洛陽城的人,每日可領取賑災糧一斤三兩。”
“百姓敢冒領者,杖一百流放千裡。士紳膽敢冒領者夷三族!”
這斤把的糧食僅夠煮粥喝,餓不死又不能參與體力勞作,百姓們隻能靠睡來減少消耗。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洛陽常平倉就這麼大,能維持多久都是個未知數。
這幾年朝廷往河南送的糧食,早都是個天文數字了,不送糧還不行百姓要鬨饑荒。
持續性的投入,隻能在土豆大麵積推廣後,才能有所緩解了。
本來,每年的漕糧是九月上旬就要運往京師,由於乾旱直到崇禎來河南都沒運走。
這也是崇禎說截留漕糧,用於局地賑災的原因,畢竟也不是全境絕收。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