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食客都拱手恭維,說著元宵佳節祝福的話,崇禎也是笑著回應著。
崇禎回到桌邊坐了下來,幾人就這麼吃著元宵,看向不遠處的燈謎展櫃。
不時有學子上前嘗試,但結果都是回答錯誤,無邊落木蕭蕭下——打一字。
這個燈謎難倒了不少人,這時一位身著補丁衣裳,卻器宇軒昂之人,在燈謎展櫃前站定。
一眾寒門學子紛紛向其打招呼,眾人都口稱‘魏兄’,也有稱‘師令’兄的。
崇禎感覺此人既熟悉又陌生,轉頭詢問放哨的李若璉道:“李愛卿,此人是何姓名?”
李若璉仔細看了一眼,思索片刻道:“陛下,此人好像叫魏藻德,通州府人氏。”
“家中是普通農戶有三十多畝地,勉強能供其讀書並不富裕,此人才學情商都很好。”
崇禎暗歎原來是這個家夥,本來崇禎十三年應該舉行殿試,但崇禎跑下麵賑災去了。
殿試因為崇禎沒出題給停了,魏藻德這家夥考過了會試,現在是貢士出身比舉人高一級。
看到朝中大臣都老了,崇禎這才想起來搞些人才進中樞,這才有了崇禎十五年的恩科。
本來,下次科舉要等到崇禎十六年,既然皇上開了金口開恩科,各部官員就開始籌備了。
魏藻德之所以出現在此,確實是因為沒銀子了,家裡給的盤纏早用完了。
這一年多都在京師待著,靠著他的口才結交人脈,平日靠給書店抄小說度日。
每月僅能賺個三五兩,但其又需要結交仕人,承擔不起如此高的消費。
這不看到有猜燈謎活動,猜中能給一百兩銀子,他便收拾一番興衝衝的來了。
待前麵幾人猜完後,魏藻德站到了展櫃最前方,指著最上方的燈謎道:“勞駕!”
小吏拿個撐杆,取下最上方的燈謎放在台上,魏藻德細細看了一番在手心寫寫畫畫。
要來一張小紙片與毛筆,將紙片放在手心寫下一字,待吹乾墨跡折好將之交給小吏。
小吏取出燈謎本核對,眼睛瞪大不敢置信的又核對了一次,這才確定此人還真猜對了。
小吏詢問其名字後,高聲唱報道:“貢士魏藻德,猜中最難的燈謎!恭喜、恭喜!”
旁邊有人不樂意了,叫嚷道:“這究竟是何字呀?你倒是說說看呀!”
魏澡德微微一笑道:“還是在下給諸位解釋吧,這個燈謎的謎底是:‘日’字。”
“此燈謎講的是南北朝,南朝的齊、梁國君都姓蕭,這兩朝之後的是陳朝。”
“蕭蕭下後便是陳,陳字無邊便是東字,無邊落木便是東字無木,那不正是‘日’字嗎?”
眾人紛紛拍手叫好,連田貴妃都拍手稱讚道:“陛下,魏藻德學子的學識好生了得!”
彆人不知道崇禎可太清楚了,這家夥嘴巴確實很溜,學識也有而且還不低。
就是這人屬於那種,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上麵喜歡什麼他就說什麼。
但是,他又拿不出解決方案,他這種還不是單純的拍馬屁,他任何事都能看透一些。
要他想辦法解決那就是拖,大明最後一任首輔,就這麼把大明拖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