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聲聲淳樸的回笑,崇禎心裡五味雜陳,華夏百姓意誌曆來都是堅韌不拔。
崇禎喝了口粥道:“哎!還彆說這粥味道還行,你們覺著好吃嗎?”
“旁邊還有湯圓可以領呢?每人都能打幾顆的,這是朝廷送給你們過節吃的。”
有些百姓邊吃邊哭道:“陛下,您對咱們可太好啦!總算能活命啦,叩謝陛下天恩!”
崇禎放下粥碗道:“你們逃難來京師,朕不能怪你們,這是朝廷賑災不力。”
“回原籍還有地種嗎?京師這裡能找到活計嗎?你們來京師多久啦?”
在流民們三三兩兩中,崇禎還是聽明白了他們所說,大意是家裡的地早沒了。
旱災爆發導致顆粒無收,為了活命隻能找地主,借高利貸又實在還不起。
最後,隻能被迫把土地都給抵了,逃難來京師隻為求一線生機。
地方官稱府庫早就沒糧了,這下好地沒了錢也沒了,萬般無奈之下隻能成為流民。
這也是靠天吃飯的悲哀,百姓沒有絲毫抗擊風險的能力,隻要遭遇天災流民又起來了。
崇禎聲帶哽咽道:“朕這幾日正在籌備工坊,到時候你們過來做工,管吃管住還發錢。”
對於這些衣衫襤褸的百姓,崇禎是真的不忍心看著,皸裂的嘴唇蠟黃的麵色。
雖然有救濟,還不至於餓到骨瘦如柴,但也實在好不到哪裡去。
每人手上都拿著破陶碗,好些人連陶碗都沒有一個,隻能借用彆人的碗喝口粥。
籌備工坊之事,崇禎在來這的路上就想好了,搞個水泥廠先把外城路給鋪了。
哪怕用人工來粉碎,也先將這些流民給招集起來,至少不能讓他們餓死在冬季了。
要知道,京師結冰的低溫天起碼要到三月,他們棉衣都沒有一件不凍死才怪了。
這些人的衣服裡,能塞柳絮、蘆花、香蒲的都是壯年,老弱隻能塞些枯黃的雜草。
有個軍戶逃籍出來的,看到皇帝如此好說話,跪倒在地道:“陛下,草民有話要說。”
崇禎抬手道:“起來說吧!今日你們有何想說的,都可以對朕詳細道來。”
那逃籍的軍戶跪著並未起身,拱手道:“陛下,草民是軍戶逃籍的,實在活不下去了。”
“種的地被晉王侵占,朝廷又不給我們發地,還時常要給衛所將軍乾私人的活。”
“咱們都快成了家奴了,隻能得到些吃食還吃不飽,家裡母親、妹妹都餓死了……嗚嗚!”
講到傷心處此人痛哭起來,崇禎何嘗不知道屯軍製,早就不適合如今這個年代了。
崇禎走上前扶起此人,拍拍他的肩膀道:“朕都知道,請你們給朝廷些時間。”
“朝廷正在想辦法,徹底改變原有的戶籍製度,隻是牽扯甚大需要時間稍長些。”
“請你們相信朕,一定能帶你們過上好日子,朕要先將虎視眈眈的外敵打殘。”
“待朕騰出手來,定將這些不合理之處,全都給整合一次,讓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
這時候,周皇後走到崇禎身邊,接住崇禎的手道:“陛下,臣妾也想幫幫他們。”
崇禎舉起牽著周皇後的手,展示道:“百姓們且看,這是朕的皇後,她的手很是粗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