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藩回到十王府,滿腦子都想著稱帝之事,誘惑太大整宿都沒睡好。
次日,卯時初刻。剛睡著沒一個時辰,又到了要爬起來前去承天門。
陛下聖諭讓他們集合,現在可沒那個膽子抗旨不遵,除非有能打贏那五千鐵騎。
唐王朱聿鍵帶了千餘兵馬,在崇禎九年想要進京勤王,結果被圈禁在了鳳陽高牆內。
說唐王可能不熟悉,南明政權的隆武帝正是他,隻不過他做事太衝動。
忘了成祖之後防藩王如防川,其實朱聿鍵的抱負是有的,就是人情事故方麵有所欠缺。
至於說,崇禎打算讓諸藩去其它大陸,那也是在後續政策調整後。
他們若是還執意要去,就允許他們去就行了,若是想留在祖地好生發展也行。
反正,土地這塊誰都不允許碰,誰膽敢染指手都給剁了,那隻能是國家的財產。
這樣才能避免土地兼並,王朝更替永遠始於土地兼並,此事不解決這個循環就不會斷。
如唐王這種人,也得想辦法不能埋沒了,人才永遠是朝廷發展的基石。
卯時三刻,崇禎準時出現在了承天門,今日承天門與往日大有不同。
那承天門前廣場處,有禮樂隊與騎兵兩千餘人,還有被允許圍觀的京師百姓。
這些人的身份都嚴格的核實過,細作之類的絕不可能出現,就算出現他也乾不了何事。
禮樂隊開始奏響了聲音沉悶,但又帶著些許悲壯的樂曲,眾人聽後心情也隨之變得低沉。
承天門下禮部主事高呼:“大明皇帝陛下,親自祭奠大明英烈,眾人麵朝南方跪!”
隨著‘跪’字的聲傳出,眾人吩吩轉身朝南麵跪下,他們到現都不知道為何要跪。
兩側各站了千餘騎,端著短銃斜指向天,崇禎從承天門最中間的禦道。
緩緩的走了出來,待崇禎走過立在紀念碑前,禮部主事再大聲道:“眾將士,鳴槍!”
這兩千餘人紛紛點火擊發,兩千餘支短銃同時擊發,發出的聲響聲震寰宇。
紀念碑前的香案上,插著三支巨大的檀香,和兩支比人還高的蠟燭。
崇禎拿出案台上三支小香,點著後低著頭默默哀悼,樂聲再變響起了號角低沉的聲音。
待號角聲停下,禮部主事在旁宣讀祭文,大意是大明絕不忘你們的犧牲。
圍觀的百姓中,因受現場壓抑的氣氛感染,有些已經低聲啜泣起來。
那些戰死者的家屬,雖然也在低頭抹眼淚,隻不過內心卻被欣慰所填滿。
碑身最上到中間部分,都篆刻了極小的名字,名字雖小但都完整可見。
碑身正麵,崇禎親自所題‘大明英烈碑’,幾個字被塗成了大紅色。
都是為大明戰死的英魂,崇禎轉過身高聲道:“今後,每年的這日都舉行大祭!”
“每天香火不能斷,朕會派專人守護此地,任何人不得破壞汙損此碑。”
“倘若,有人敢對此碑行不軌之事,罪同謀反夷三族!你們可曾明白?”
兩千餘名將士,怒聲大吼:“誓死守護英烈碑!陛下萬歲!大明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