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喇瑚裡辯論落入下風,反對係台吉孟和吉日嘎拉,也加入了進來。
孟和吉日嘎拉出言道:“兩位勿要爭論,我來講點實際的,咱們是蒙古族沒錯吧!”
“想要保留傳統無可厚非,真並入大明的話,被其同化自無可避免。”
“若想不被同化,咱們便隻能限製牧民,儘可能的少入關,采購物資以部落為主。”
孟和吉日嘎拉這話,看似乎站中立位置,其話中的真實意圖,就是不想並入大明。
袞布的叔父嗤笑一聲,問道:“我土謝圖汗部的武力,相較於目前的建奴,誰強誰弱?”
“你們可彆忘了,咱們能從漠北苦寒之地,搬來牧草豐美的漠南,是誰賜予的?”
“是大明皇帝陛下親賜,他自己打下來的領土,未提任何要求便送給咱們了。”
“真當天上能掉餡餅?遷徙之前不反對,如今又跳出來反對,你們早乾什麼去啦?”
“哼!咱們連建奴都打不過,還妄想著打過大明?人家能把建奴按在地上摩擦!”
“是想如土默特部一樣被斷掌,還是想像如今安穩地烤著火、喝著茶?這選擇很難嗎?”
一時間,一眾持反對意見的台吉,皆被辯到麵色通紅,不知是石炭爐烤的還是羞臊的。
見無人再發言,袞布汗起身道:“咱們屢次聯合大明,攻擊建奴作不得假。”
“這在大明皇帝陛下看來,咱們是於大明有功的,但在建奴皇帝看來是大惡。”
“本王此次去京師,請求成為大明藩屬國,亦是想借大明之勢而自保。”
“然而,大明皇帝遠比想象的聰明,他的睿智咱們差太多,他能將藩屬國本質看透。”
“從其賜予的回禮,本王便看明白了,他的性格之強勢,遠超他的曆代先祖。”
“咱們送過去的牛羊戰馬等貢品,他的回禮價值僅一半還不到,你們以為這是何意?”
“在本王看來,這並不是羞辱!而是他意識到了,朝貢體係的荒謬,從而做出改變。”
“綜合考慮下,本王決定歸附大明,成為大明皇帝陛下的子民,接受其駐軍築城等。”
喇瑚裡不甘心道:“可是,幾十年後。咱們便失去蒙古族的勇力,與祖上的榮光!”
袞布白眼一翻道:“榮光?想要榮光你便領軍出擊,去把撒兒塔兀勒西亞)打下來。”
“本王將這汗王之位讓與你,咱們舉族遷徙過去,這才算恢複了往日榮光……。”
經過長時間,一係列友好磋商,土謝圖汗部最終決定,舉族並入大明。
袞布汗為表示尊敬,再次出發前往大明,這次入關依然是報請,大同總督孫傳庭。
趕路了半個月,時間已到了十二月下旬,僅十餘天便要正旦了。
鴻臚寺寺卿韓銓,將袞布汗一行人安排至會同館,便立即進宮去麵聖去了。
崇禎在東暖閣召見到他,韓銓見禮後道:“陛下,袞布汗攜一眾台吉,返京而來。”
“臣已安排至會同館,不知陛下需要召見他們嗎?還是待年後再說?”
崇禎考慮了一陣,頷首道:“嗯,正好朕有時間,去宣過來覲見吧,再召內閣來議政。”
“對啦!上次朝會罰你五百兩,是朕演給建奴使節看的,稍後跟王伴伴去取五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