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被公開處斬的兩人,兩具斷頭屍體被拖了下去。
崇禎踏過衙門口的血液,高聲道:“民間百姓與官員,基層官員與皇帝。”
“這中間隔著幾層官員,他們會想儘一切辦法,扭取從京師下達的聖旨。”
“正如這次貪腐,剛開始平攤賦稅時,你們對朝廷的怨恨很高吧?”
衙門前的百姓,交頭接耳卻無人接話,崇禎自嘲道:“恨是應得的,這不是你們的錯。”
“是朕製定的律法,出了讓官員有機可乘的漏洞,是朝廷讓你們受委屈了。”
崇禎此話一出,那些曾經被欺負過,隻能忍氣吞聲的百姓們,有些竟低聲抽泣起來!
崇禎接著道:“有位聖人曾說過:錯誤總是難免的,我們需要犯得少一點。”
“犯了錯誤則要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徹底、越好!朕對此深表認同。”
“自古以來的說法,便是皇權不下鄉,朕此前一直未曾想到法子,也就一直這麼拖著。”
“今日叫你們前來,就是想探討解決這個,千古難題和千年毒瘤!”
其中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出聲問道:“陛下,那草民等該如何做?”
崇禎輕輕一笑,詢問道:“這位老者,你今歲幾何呀?”
白發老者也跟著笑起來,自豪道:“陛下,小老兒今歲五十有八,已算是高壽了!”
崇禎一愣隨即釋然道:“嗯!老人家,今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您要爭取多活十幾年!”
老者擺手搖頭道:“借陛下吉言,小老兒能活夠六十,便已是大幸了!”
崇禎問出了最好奇的問題,疑惑道:“你們平日裡,能看到惠民局嗎?湖廣報有嗎?”
一行幾十號人齊齊點頭,有人道:“陛下,惠民局今年剛建成,湖廣報是何物?”
這就不奇怪了,有惠民局的地方,貪腐確實肉眼可見的少,皇權政令也更為通達。
既然商業司鋪張速度不夠,那不妨用另一套手段,結合各地方性的報紙。
共同監督官員公行,念及於此崇禎出聲道:“朕,想成立個半官方,半民間的組織。”
“朕稱其為民間各界代表,由全城百姓公選出來,這些代表的作用便是監督。”
剛才的老者道:“陛下,您要咱們監督何事呢?官老爺會同意咱們監督嗎?”
崇禎哈哈大笑道:“老人家,你說是皇帝大,還是官員大?”
老者先是一愣,隨後不加思索道:“那自是皇帝更大,可地方上的官吏則更像……”
崇禎撇了撇嘴道:“嘖!老人家你是想說,官員就是土皇帝吧?朕對此也是認同。”
“朕在京師下達的聖旨,離京越遠便越被曲解,如何解決此類事件呢?”
“今後,傳到各地方的聖旨、政令,及時公示給全境百姓,讓百姓們參與監督。”
“若是官員曲解政令,民間各界代表則監督其改正,若是拒不改正者可報請上級。”
“若是上級也不受理,你們甚至可越級上報,進京麵見朕亦可!”
其中一個年輕學子,心直口快道:“陛下,當官的都是官官相護,若半路遭遇截殺……”
崇禎頷首表示認可,貪官比土匪更可惡,他們往往為了一己私欲,彆說殺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