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時日,除了忙著往軍器局跑,就是回宮處理政務。
眼見年關將近,崇禎給內附的蒙古各部,都送去了聖旨跟年禮。
這是不同於藩屬國,那種奉送雙倍回禮不同,聖旨上明確告知隻此一次。
因為,這是他們內附的第個新年,今後不在京師者沒有禮品,並敦促各部整軍備戰。
崇禎送的禮物,全部都是以實用為主,茶葉、食鹽、土豆、糧食等。
這邊剛送出禮物不久,鴻臚寺卿韓銓來報,蒙古各部送的年禮,已運抵京師。
崇禎神色淡然道:“各部,都給朕送的是些,何種禮物呀?”
韓銓掏出本折子,躬身道:“陛下,這是臣整理的禮單。大致是戰馬、牛羊、皮毛等。”
王承恩將折子呈給崇禎,接過後隨意的翻開看了一眼,凝眉怒道:“簡直胡鬨!”
“把朕當土匪啦?你看這鄂爾多斯部,光戰馬就送了六千餘匹,牛千餘頭羊十萬餘隻。”
“他額璘臣乾什麼?就這些東西,不得跟抄家一樣哪能湊得齊?部落百姓就該死嗎?”
韓銓勸諫道:“陛下,額璘臣也許是想贖罪!畢竟他的部落,曾殺了許多大明百姓。”
“可去信告知他,來年無需送如此多禮。陛下收下他的禮物,又何嘗不是安他的心呢!”
崇禎想想也對,恐怕鄂爾多斯部不止是他,各部台吉和百姓,都害怕被朝廷征討。
念及於此,崇禎轉頭對王承恩道:“王伴伴,去問問程國祥,能抽調十萬石糧食嗎?”
“若是可以的話,把糧食交給那些,押送牛羊入關的鄂爾多斯人,讓他們自己拉回去。”
“若朕所料不差的話,鄂爾多斯部大概有八萬餘人,下旨告訴額璘臣每人一石。”
王承恩躬身道:“奴婢,領旨!”言罷,匆匆的去找程國祥了,韓銓也跟著告退了。
時間一晃,便到了崇禎十七年,今日正月初一,乃正旦大朝。
盧象升等一眾人,都從遼東撤回了京師,這年的正量朝會,依然與眾不同。
承天門舉行,崇禎為一眾部將,頒授了各級勳章,金、銀、銅三者官位也不相同。
王承恩銅盆淨手,取過聖旨高聲道:“盧象升,上前聽封!”
盧象升跨步上前,跪於承天門城樓下,王承恩接著道:“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盧卿,今有生擒範文程之功,茲特晉爾為宣國公,世襲罔替。另,加太子太師銜。”
“另賜蟒袍一襲,玉帶一條,白銀十兩以彰功勳。卿當為大明宣威萬裡。欽哉!”
盧象升叩首道:“臣,盧象升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定國、艾能奇累功,擢升至一鎮總兵,趙烈、嶽興武、阿爾善,累功擢升副總兵。
曹變蛟累功賜蟒袍玉帶,賞賜白銀十萬兩,加太子太保銜。
一應封賞完,都沒有一個禦史言官,敢出來拿祖製說事,因為他們知道說了也無用。
彆說陛下不咋遵祖製,要不是身份確實不允許,他恨不得自己頒布祖製。
加上崇禎的威望,早已今時不同往日,攜剿滅建奴之大勝,懾服蒙古各部之天威。
更沒有哪個不開眼的,跳出來搞拒絕了,以往還有林欲楫,偶爾會跳出來攔一攔。
讓崇禎給送遼東去了,讓他將全部精力用在,跟女真各部百姓的掰扯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