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和大城市最明顯的區彆,大概就是那股悠閒愜意,連空氣裡都飄著不慌不忙的味道。
路邊的攤位旁、老樹下的陰涼處,隨處可見湊在一起閒聊的人們。
大爺們手裡搖著蒲扇,穩穩坐在小馬紮上,你一言我一語地嘮著家常,臉上掛著和藹笑容,說話的語調都帶著鬆弛。
大媽們提著半滿的菜籃子,剛從市場回來,路過相熟的店鋪,總會停下腳步跟老板搭幾句話,從菜價聊到孩子,絮絮叨叨卻格外親切。
這裡沒有大城市高樓大廈,也沒有行色匆匆人群。
沒有趕不完的早高峰,沒有催不停的工作進度。
隻有一群真正享受生活本真的人。
陸星河跟蘇清夢,手牽手漫步在人行道上,地麵上的老舊紅磚有不少都已經翹起,還有不少紅磚已經不知所蹤,留下一個個泥土坑。
也就沒有下雨,不然這些泥土坑早就積滿了水,那些翹起的紅磚,便是隱形殺手。
一不小心踩上去,就會飛濺出黃色的泥漿。
兩人本來打算去購買些東西,可車都被林山川他們開出去了,這也導致兩人隻能在附近瞎逛。
“學姐,餓不餓,我們去吃點東西?”陸星河指著不遠處一家粉店。
“好!”蘇清夢微微點頭。
早上她也就吃了兩個包子,如今都已經大中午了,肚子早就咕嚕嚕叫。
現在暈車的勁已經過去,她感覺自己能吃得下一頭牛。
兩人走進粉店。
店內不算大,擺放著四張桌子,每張桌子能容得下四人坐。
老板是一個中年大叔,此時坐在收銀台前玩手機,看見兩人進來,起身溫和的說道:“兩位,想吃什麼?”
“老板,你們這有沒有特色啊?”陸星河走過去問道。
“特色?當然是粉了。”老板起身,帶著陸星河走到旁邊的選料區,“你看想要加什麼。”
陸星河看著眼擺放著大概二十多種料,眼神微動。
什麼牛雜、豬雜、還有蛤蜊花甲等一些海鮮。
“老板,價格不貴吧?”陸星河好奇一問,彆等下自己選完了,收個幾百塊什麼的。
他有錢,但不是冤大頭。
“都是親民價,你要是選著最便宜的,10塊錢,每多加一種料,價格就不一樣。”老板語氣溫和,滿眼都是笑意。
這兩人,一看就是外地人。
有這樣的警惕,他自然也能理解。
陸星河微微點頭,繼續跟老板聊了一會,也知道了這個份的名字。
撈化!
感覺有點奇怪,粉不帶粉。
老板也解釋了一番,撈化其實是撈米粉。
這種米粉質地細,一撈就熟,後順口簡稱“撈化”。
陸星河瞬間就明白了。
這做法跟老家的桂市米粉差不多,都是簡單燙一下就能熟。
隻不過眼前這種米粉更薄更細,看著就嫩滑。
按常規做法,碗裡會加上豬血、大腸、牛肚、百葉,再撒上少許蔥花點綴,最後淋上熬得濃鬱的高湯。
但陸星河和學姐特意加了不少料:花蛤、魷魚、海蠣......全是新鮮的海鮮。
畢竟都到了沿海縣城,自然要嘗嘗活海鮮才不算白來。
沒等多久,老板就端著兩碗撈化走了過來。
滿滿兩大碗堆得冒尖,光是看著就讓人口水直流,空氣中彌漫著高湯的醇厚香氣,還夾雜著海鮮特有的清甜。
一碗才35元,陸星河心裡直呼劃算。
剛起鍋的粉還帶著熱氣,蘇清夢吃得很慢,用筷子夾起一小撮白嫩的細粉,湊到嘴邊輕輕吹著氣,直到確認不燙了,才小口送進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