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府書房內,燭火通明,竟是一夜未熄。
李元芳帶著一身露水與硝煙氣息,快步而入,將懷中嚴密包裹的皮冊鄭重呈上:“大人,奇巧齋已被控製,但主犯‘老師傅’從密道遁走,隻擒獲一名死士,已服毒自儘。這是在其工坊內找到的,似是重要筆錄!”
狄仁傑接過那本泛黃發脆的皮冊,入手便覺材質特殊,非紙非革,透著一股滄桑感。他小心地翻開,目光掃過那些扭曲如蛇、完全無法辨識的古老文字與奇異符號,眉頭驟然鎖緊。
“這是…”他輕輕撚動書頁,又湊近燈下仔細觀看墨跡,“非篆非隸,更非梵文或吐蕃文字…筆畫結構詭譎,似蘊含某種數理規律…”他抬頭看向李元芳,“元芳,你可曾見過類似文字?”
李元芳搖頭:“末將從未見過。但冊中圖案,尤其是這齒輪標記,與馮醜所繪圖樣一致。”
狄仁傑沉吟片刻,忽然道:“取清水與白礬來。”
下人很快備齊。狄仁傑將清水滴於書頁空白處,又以白礬粉末輕輕塗抹,對著燈火仔細觀察,書頁上並未顯現預期中的密寫痕跡。
“非是密寫。”狄仁傑搖頭,又取來一枚磁石,靠近書頁,磁石毫無反應,“亦非磁性墨水。”
他閉上雙眼,手指無意識地輕叩桌麵,腦中飛速檢索著畢生所見所聞。各種古籍、碑文、異域傳說如走馬燈般閃過。
突然,他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亮光:“莫非是…‘鬼書’?”
“鬼書?”李元芳疑惑。
“乃前朝一本早已失傳的秘典《墨經·機關篇》中提及的某種加密文字,傳說為古代墨家工匠內部流傳,用以記錄核心技藝,防外人窺探。其字以規矩方圓為基,加以複雜變體,非知密鑰者不能讀。”狄仁傑語速加快,顯然極為興奮,“若真是‘鬼書’,其密鑰往往與天地時辰、規矩度量相關…”
他立刻起身,從書櫃深處取出一卷同樣古舊的竹簡,攤於案上,正是《墨經》殘卷。他快速瀏覽著,手指在一行模糊的篆字上停下:“…法以天樞為始,地極為終,規旋矩折,儘藏於九九之數…”
“天樞…地極…規矩…九九…”狄仁傑喃喃自語,目光再次投向那皮冊上的詭異文字。他取過算籌,開始快速推演,時而對照竹簡,時而凝視皮冊符號,神情專注無比。
李元芳屏息靜立,不敢打擾。他知道,狄公已抓住了關鍵線頭。
時間一點點過去,窗外天色漸亮。狄仁傑額角滲出細密汗珠,眼中卻光芒愈盛。
突然,他停下動作,長長籲了一口氣,臉上露出豁然開朗之色:“原來如此!其密鑰藏於洛書九宮之數,合以規尺度量之變!元芳,你看!”
他拿起筆,在一張白紙上,按照某種特定的規律,將皮冊第一頁的幾個符號“翻譯”了過來,雖然仍是扭曲,但已隱約可見漢字輪廓!
“這…這是‘金’、‘液’、‘火候’…還有‘百煉’…”李元芳辨認著,心中駭然。
“不錯!”狄仁傑精神大振,手下不停,越來越多的符號被破譯出來,“這並非單純文字,更似一種融合了文字、符號、計量單位的特殊工匠密碼!其中記載的…是‘幽焰冷鐵’的淬煉之法!”
他快速翻閱皮冊,越看臉色越是凝重:“…需以‘地心髓’或為某種特殊礦物)為引,‘陰火’非尋常火焰)熔之…淬以‘血晶’那暗紅色粉末?)…千鍛百煉,方得寸許…其過程凶險異常,稍有不慎,爐毀人亡…”
隨著破譯深入,更多令人心驚的內容展現出來——不僅有幽焰冷鐵的鍛造秘法,還有那種能令人麵色呈現青金色的奇毒配方其主料竟需從淬煉冷鐵的廢渣中提取),以及各種基於幽焰冷鐵打造的詭異機關、暗器的設計圖樣!其構思之歹毒精巧,令人脊背發涼。
而在冊子後半部分,狄仁傑破譯出了幾頁看似與技藝無關的記錄:
“…洛城東南,舊坊深井,入口猶在…”
“…宮苑西角,冷寂之地,可通幽徑…”
“…九九之日,極陽之時,方可行事…”
“…聖門重開,鬼工驚世…”
這些零散的短語,仿佛某種行動筆記或計劃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