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書肆內,燈火通明,甲胄森然。千牛衛中郎將蔣愷手持橫刀,目光如電,掃過滿地狼藉與屍體,最後定格在神色平靜的狄仁傑身上。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與無形的壓力。
“狄閣老,”蔣愷聲音洪亮,帶著公式化的質疑,“深夜於此凶案現場,不知閣老作何解釋?這些死者,又是何人?”
狄仁傑尚未開口,他身後一名內衛統領忍不住怒道:“蔣中郎!我等在此追查逆黨‘九幽’餘孽,爾等為何阻撓?!”
“逆黨?”蔣愷眉頭一挑,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譏諷,“本將隻看到爾等黑衣蒙麵,擅闖民宅,殺傷人命!至於逆黨……證據何在?倒是爾等形跡可疑!狄閣老,您位高權重,更應知法度,如此行事,恐有不妥吧?”
他話音一落,身後的千牛衛士兵齊刷刷上前一步,刀鋒微抬,寒光逼人。氣氛瞬間劍拔弩張。
狄仁傑抬手,止住了欲要爭辯的下屬。他心知肚明,蔣愷在此出現絕非偶然,其背後必然有人指使,目的就是將他困在此地,甚至坐實他“擅權濫殺”的罪名。硬碰硬,正中對方下懷。
“蔣中郎,”狄仁傑緩緩開口,聲音平和卻自帶威嚴,“本閣奉旨查辦‘九幽’逆案,有權臨機決斷。此地乃逆黨重要據點,本閣接到線報,特來搜查。至於這些抵抗者,皆為逆黨分子,死有餘辜。中郎將若不信,可隨本閣一同查驗屍體,其身上必有‘九幽’標識。”
蔣愷冷哼一聲:“查驗自然要查!但在此之前,還請閣老及諸位,暫且卸下兵刃,隨本將回衙說明情況!否則,休怪本將依律行事!”他顯然不打算給狄仁傑任何周旋的機會。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一名宮裝太監在數名侍衛簇擁下疾馳而至,手持一卷黃綾,尖聲高呼:“聖旨到——!”
眾人皆是一怔。蔣愷眉頭微皺,但還是率先跪下:“臣等接旨!”
那太監展開聖旨,朗聲宣讀:“製曰:聞內衛於南市有所行動,恐生事端,特命千牛衛中郎將蔣愷,即刻護送狄仁傑入宮見駕!一應事宜,麵陳朕前!欽此——!”
聖旨內容簡短,卻意味深長。沒有問責,也沒有支持,隻是召見。但在這個節骨眼上,讓蔣愷“護送”狄仁傑入宮,其意味不言自明。
“臣,狄仁傑,接旨。”狄仁傑叩首,心中念頭飛轉。陛下此時召見,是收到了他的密奏?還是受到了其他方麵的壓力?
蔣愷起身,對狄仁傑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語氣依舊生硬:“狄閣老,請吧!陛下還在宮中等著呢。”
狄仁傑深深看了一眼蔣愷,又瞥了一眼那已被千牛衛控製的書肆,知道此刻由不得自己。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恢複了一貫的從容:“有勞蔣中郎引路。”
在眾多千牛衛的“護送”下,狄仁傑離開了四海書肆。那名攜帶金屬盒子的內衛早已趁亂遁走,不知所蹤。狄仁傑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順利將東西藏好。
紫微宮,貞觀殿。
殿內燈火通明,武則天端坐於禦座之上,麵色沉靜,看不出喜怒。上官婉兒侍立一旁。除此之外,殿內竟還有一人——太平公主!
她今日未著宮裝,反而是一身利落的常服,神色平靜,甚至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疑惑與擔憂,見狄仁傑進來,還微微頷首示意。
狄仁傑心中凜然,麵上卻不露分毫,上前行禮:“臣狄仁傑,參見陛下。”
“懷英平身。”武則天開口,聲音平穩,“南市之事,朕已知曉。蔣愷,你且將所見回稟。”
“是!”蔣愷上前,將四海書肆內所見——狄仁傑及內衛黑衣蒙麵、殺傷多人、形跡可疑等情況,一五一十稟報,雖未直接指控,但言辭間已將狄仁傑置於極為不利的境地。
聽完蔣愷稟報,武則天目光轉向狄仁傑:“懷英,你有何解釋?”
狄仁傑躬身道:“陛下,蔣中郎所言,皆乃表象。臣確係接到密報,四海書肆實為‘九幽’逆黨秘密聯絡據點,藏有逆黨勾結朝臣、圖謀不軌之重要證據!臣今夜行動,隻為獲取證據,搗毀賊巢。那些抵抗者,皆係逆黨死士,臣等不得已而為之。”
“證據?”太平公主突然開口,聲音清越,“狄閣老,不知找到了何等證據?竟需如此興師動眾,夜闖民宅,刀兵相見?若真有證據,何不白日裡持旨查抄,也好過如今這般……惹人非議。”她的話語看似合理,卻隱隱帶著質問之意。
狄仁傑看向太平公主,目光平靜:“公主殿下有所不知,逆黨狡猾異常,若白日行動,恐其轉移或銷毀證據。臣行事魯莽,甘受陛下責罰。但臣確在書肆密室之中,有所發現。”
“哦?是何發現?”武則天問道。
狄仁傑深吸一口氣,他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他不能直接說出玉玨和禦用絲綢,那無異於直接指控太平公主,在無更紮實證據前,太過冒險。但他必須給出一個足以引起武則天警惕,又能暫時穩住局麵的說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臣找到數封逆黨密信,以及……”他頓了頓,一字一句道,“以及一枚造型奇特,刻有‘承天’符文的金屬鑰匙!據臣之前所獲線索,此物極可能與逆黨啟動那覆蓋神都的邪陣有關!”
他刻意隱去了盒子和玉玨,隻提到了“鑰匙”木牌)和“承天”符文,這些都是真實存在且與案情密切相關的物證,足以取信於武則天,又能暫時避開與太平公主的直接衝突。
果然,聽到“承天”符文和“啟動邪陣的鑰匙”,武則天鳳目之中精光一閃,身體微微前傾:“鑰匙何在?”
“臣為防不測,已令可靠之人秘密送回內衛府封存。”狄仁傑答道。
“陛下,”太平公主忽然柔聲道,“狄閣老為國操勞,忠心可鑒。隻是……這‘鑰匙’之說,關乎重大,是否確係逆黨之物,還需仔細甄彆,以免……有所誤會。”她話語婉轉,卻再次將質疑引向了狄仁傑所得證據的真實性。
武則天看了看狄仁傑,又看了看太平公主,沉吟片刻,緩緩道:“懷英。”
“臣在。”
“你追查逆黨,朕深知你用心。然行事亦需謹守法度,今夜之事,雖事出有因,但終究落人口實。朕命你,即刻回府,暫歇職責,將所謂‘鑰匙’及所有相關證物,移交三司會審!在此案查明之前,不得再擅自行事!”
暫歇職責?移交證物?狄仁傑心中一沉。這等於變相剝奪了他繼續主導調查的權力!
“陛下!逆黨布局深遠,‘血月’之期恐不遠矣!此時若……”狄仁傑急道。
“朕意已決!”武則天打斷了他,語氣不容置疑,“懷英,你累了,回去好生歇息。此案,朕自有安排。蔣愷,送狄閣老回府!”
“臣……領旨。”狄仁傑知道,此刻再爭辯已無意義。他深深看了一眼禦座上的武則天,又瞥了一眼旁邊神色莫辨的太平公主,躬身退出了貞觀殿。
他知道,自己雖然暫時脫離了被當場問罪的險境,但也失去了最重要的主動權。對手的這一招,不僅化解了他的突襲,更借皇帝之手,限製了他的行動。
真正的較量,從現在起,轉入了更加複雜、更加凶險的暗處。而那枚被他隱藏起來的、藏有玉玨和密信的金屬盒子,成了他手中最後的,也是唯一的王牌。
夜色中,狄仁傑在千牛衛的“護送”下,走向宮門。他的背影,在輝煌的宮燈映照下,顯得格外孤直,也格外堅定。
風暴,遠未平息。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