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一行車馬不停,越往北行,景象越是淒慘。官道兩旁,昔日肥沃的田地如今龜裂如蛛網,枯死的禾苗在風中無力搖曳。逃難的流民隊伍絡繹不絕,個個麵黃肌瘦,眼神麻木,孩童的啼哭聲與老人的哀歎聲交織,令人心碎。空氣中彌漫著塵土與一絲若有若無的、令人不安的氣味。
並州城已然在望,但這座北方重鎮此刻卻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城牆下搭起了簡陋的窩棚,擠滿了無家可歸的災民,等待官府那點微薄得可憐的施粥。城門口守衛的兵士也顯得無精打采,對進出的人流檢查敷衍了事。
狄仁傑沒有驚動地方,命車隊在城外僻靜處停下,他與李元芳、曾泰換上便服,混入災民中,步行入城。
城內的景象比城外更讓人揪心。街道冷清,商鋪大多關門歇業,偶爾開門的米鋪前,排著長長的隊伍,糧價卻已飆升至天文數字,尋常百姓根本無力購買。不時有衙役敲著鑼,宣讀官府的安民告示,聲稱朝廷賑濟不日即到,讓百姓稍安毋躁,但災民們臉上隻有絕望與不信。
“老人家,這粥廠每日施粥幾次?可能果腹?”狄仁傑蹲在一處粥棚旁,向一位正在舔碗底的老者詢問。
老者抬起渾濁的雙眼,看了看狄仁傑的衣著雖不華貴卻乾淨整齊,不似尋常災民,歎了口氣:“一天就這一頓,清湯寡水,照得見人影……餓不死,也活不旺啊。”他指了指粥棚裡那口大鍋,“就這,聽說還是狄青天要來,官府才臨時加了的……”
狄青天?狄仁傑心中一沉,自己尚未公開抵達,消息竟已傳開,看來這並州官場,早已得了風聲。
“官府之前不放糧嗎?”
“放?哼!”旁邊一個漢子忍不住插嘴,語氣憤懣,“官倉裡的老鼠都比我們肥!那些官老爺,還有城裡的趙員外、錢掌櫃他們,早就把糧食囤起來啦!等著賣高價呢!誰管我們死活!”
趙員外?錢掌櫃?狄仁傑記下了這兩個名字。
就在這時,一陣騷動從街道另一頭傳來。隻見幾名衙役驅趕著一群災民,嘴裡罵罵咧咧:“滾開滾開!彆擋了趙司馬的路!”
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在衙役的開道下緩緩駛過,車簾掀開一角,露出一張肥碩油膩的臉龐,瞥了一眼路邊麵有菜色的災民,眼中閃過一絲厭惡,迅速放下了車簾。
“那就是管糧草的趙司馬!”先前那漢子壓低聲音,恨恨道,“就是他,和那些奸商勾結,倒賣賑糧!”
狄仁傑目光一寒。看來,這並州的水,比想象的還要渾。
回到臨時駐地並未入住官驛,而是租用了一處民宅),狄仁傑立刻召集眾人。
“情況比預想的更糟。”狄仁傑沉聲道,“天災肆虐,人禍更烈!官倉可能已被蛀空,奸商囤積居奇,胥吏中飽私囊,百姓處於水火!”
“大人,我們是否立刻亮明身份,接管都督府,徹查官倉?”李元芳問道。
狄仁傑搖了搖頭:“不可。我們初來乍到,對方必有防備。若貿然亮明身份,他們定會銷毀證據,互相串通,我們反而被動。”
他沉吟片刻,下令道:“元芳,你帶幾個機靈的兄弟,暗中盯緊那個趙司馬,還有趙員外、錢掌櫃的府邸和倉庫,看看他們與哪些官員往來,有無糧食異常調動。”
“是!”
“曾泰,你帶人,以商賈或遊學名義,走訪城中大小糧鋪、貨棧,摸清市麵上糧食的真實存量與流向,以及價格波動情況。同時,秘密接觸一些可靠的裡正、鄉老,了解基層真實的災情與官府施政情況。”
“學生明白!”
“其餘人等,隨我明日一早,以欽差巡察名義,正式拜會並州都督府!我倒要看看,這些父母官,如何向本閣交代!”
次日,並州都督府。得知欽差大臣、梁國公狄仁傑突然駕臨,都督周炳坤及一眾屬官慌忙出迎,臉上堆滿了恭敬與惶恐。
寒暄過後,狄仁傑直接切入正題:“周都督,本閣一路行來,見並州災情慘烈,百姓困苦,不知官府目前作何應對?官倉存糧幾何?每日施粥可夠災民果腹?”
周炳坤是個五十多歲、身材微胖的官員,聞言擦了擦額角的虛汗,陪笑道:“回國公話,災情確實嚴峻,下官等亦是憂心如焚!官倉存糧……雖不豐裕,但仍在竭力放賑。每日粥廠供應,雖不能令災民飽食,但維持性命當無問題。下官已多次上書朝廷,請求增撥賑濟……”
他話語圓滑,將責任推給天災和朝廷賑濟不足,對自己和地方官吏的問題避而不談。
狄仁傑不動聲色,繼續問道:“哦?本閣聽聞,城中有富商囤積糧食,高價售賣,不知都督可知此事?可有應對之策?”
周炳坤臉色微變,支吾道:“這個……市井流言,未必可信。下官已嚴令平抑糧價,若有奸商不法,定當嚴懲不貸!”話說得漂亮,卻毫無具體措施。
狄仁傑心中冷笑,知道從這老滑頭嘴裡問不出實話。他不再追問,轉而要求查閱官倉賬冊、救災款項收支記錄。
周炳坤不敢拒絕,隻得命人取來。狄仁傑讓曾泰帶人仔細核對,自己則與周炳坤等人周旋。
初步的接觸,狄仁傑已感受到並州官場的敷衍與欺瞞。他知道,一場暗中的較量已經開始。他必須儘快找到突破口,撕開這重重黑幕,才能將賑災糧食真正送到災民手中。
而突破口,或許就在那個肥頭大耳的趙司馬,以及那些囤積居奇的奸商身上。李元芳和曾泰在暗處的調查,將成為關鍵。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