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神都的天空有些陰沉,仿佛預示著調查將觸及更深的層麵。
張環與李朗早早便出了門,他們的目標是神都大大小小的銀樓、錢莊。兩人依舊扮作替東家跑腿的年輕管事,分頭行動。李朗機靈,專挑那些門麵不大、但據說背景有些複雜的銀樓打聽;張環則更穩重些,重點走訪幾家信譽卓著的老字號。
將近午時,李朗在南市一條偏巷的“聚寶銀樓”有了收獲。這家銀樓門臉不大,掌櫃的是個精瘦的中年人,眼神裡透著生意人的謹慎與精明。李朗假意要兌換些散碎銀子,趁掌櫃的檢驗銀兩成色時,狀似無意地提起:“掌櫃的,聽說如今有些府上喜歡用帶私印的小銀錁子打賞,倒是彆致。不知貴號可接這樣的活兒?”
掌櫃的抬眼看了看李朗,慢悠悠道:“客官說笑了,私鑄銀兩可是犯禁的。咱們這兒的銀兩,皆由官爐統一鑄造,童叟無欺。”
李朗笑道:“掌櫃的誤會了,並非私鑄。隻是前幾日偶然見得一枚,底下有個‘永’字印記,做工精巧,故有此一問。”他刻意模糊了來源。
聽到“永”字印記,掌櫃的眼神微微一動,隨即恢複如常,搖頭道:“這個……倒不曾留意。客官若無事,還是請便吧。”語氣雖平淡,但那瞬間的細微反應並未逃過李朗的眼睛。
李朗心知不宜再問,便兌換了些銅錢,若無其事地離開了。他並未走遠,而是在銀樓對麵的茶攤坐下,暗暗觀察。果然,沒過多久,便見那銀樓的夥計悄悄從後門溜出,快步向城西方向去了。
與此同時,張環在城西一家名為“裕泰豐”的老字號錢莊,也得到了線索。他借著打聽存放款事宜,與錢莊一位老朝奉攀談起來。老朝奉見他談吐不俗,倒也願意多說幾句。張環巧妙地又將話題引到了特殊印記的銀兩上。
“永字印記?”老朝奉撚著胡須,思索片刻,“老夫倒是有些印象……年前,似乎是有位貴人家的管事,拿了些散碎銀子來存兌,其中便夾雜著幾枚帶‘永’字的小銀錁子。老夫當時還覺得稀奇,多問了一句,那管事隻說是主家自用的,並未多言。”
“不知是哪家府上?”張環順勢問道。
老朝奉猶豫了一下,壓低聲音:“這個……本不該多說。看客官也是體麵人,老夫便提一句,那管事穿的號衣,像是……永寧郡主府上的樣式。”
永寧郡主!當今聖上的侄孫女,雖非權力核心,但亦是皇親國戚!張環心中劇震,麵上卻不動聲色,謝過老朝奉,又閒談幾句便告辭了。
當張環、李朗將打探到的消息帶回小院時,狄仁傑正與如燕分析著李元芳昨夜帶回的新情況——他冒險尾隨那秘密馬車一段距離,確認其最終駛入了城西永寧郡主府邸後街的一處僻靜院落,那裡並非郡主正府,像是一處彆業或倉庫。
“永寧郡主……”狄仁傑放下手中的茶盞,眉頭深鎖。牽扯到宗室,事情變得愈發複雜了。一位郡主,為何要秘密資助在廢棄官爐進行的非法冶煉?那“永”字印記,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的標記?
“叔父,若真是永寧郡主,她一個女流,要這些冶煉之物何用?難道……”如燕眼中滿是疑惑。
狄仁傑緩緩道:“未必是郡主本人所為。或許是其名下管事、親屬,甚或是有人借其名頭行事。但無論如何,郡主府脫不開乾係。”他看向李元芳,“元芳,那處彆業,守衛如何?”
李元芳沉聲道:“看似與尋常富貴人家的彆業無異,有護院巡邏,但以卑職觀之,其警戒程度遠超尋常,暗哨布置也頗為專業。”
“看來,那處彆業,很可能就是這秘密鏈條的中樞之一,負責接收、儲存原料,再轉運至曜儀城廢爐。”狄仁傑推斷道,“隻是,他們最終冶煉出的,究竟是什麼?”
他再次將目光投向那些礦渣樣本,尤其是那塊“含砂鐵石”的檢測結果——含有丹砂汞)、鉛、以及一種質地奇特的鐵。“需要大量水銀、鉛,以及特殊鐵礦……”狄仁傑喃喃自語,一個在曆史上曾出現過的、極其隱秘的工藝名稱閃過他的腦海,但他並未立刻說出口,這還需要更確鑿的證據。
“張環、李朗,你二人這幾日,設法在永寧郡主府以及那處彆業周邊暗中觀察,留意進出人員,特彆是與礦料、工匠模樣的人接觸者。但切記,隻可遠觀,絕不可靠近,更不可暴露身份。”
“是!”
“元芳,廢爐那邊,夜間監視照舊,但要更加小心。我懷疑,他們很快會有新的動作。”
“明白!”
“如燕,隨我去將作監,拜訪那位老匠作,有些關於古法冶煉的疑問,還需向他請教。”
分工已定,眾人各自行動。狄仁傑知道,他們已經越來越接近真相的核心,但隨之而來的風險也越大。永寧郡主的卷入,使得這個看似普通的汙染案,蒙上了一層濃厚的政治陰影。他這位“懷先生”的郎中之旅,已然步入了雷池。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方能揭開這重重黑幕下的驚人秘密。
喜歡神探狄仁傑第五部請大家收藏:()神探狄仁傑第五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