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假期,並未讓泰山隊的訓練基地徹底沉寂。
央視體育頻道的采訪團隊,如約而至。
帶隊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名叫李承澤。
他穿著一身熨燙妥帖的深色休閒裝,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眼神溫和卻藏著鋒芒。
在國內體育傳媒圈,李承澤這個名字,本身就代表著深度和分量。
他經手過的稿件,要麼一針見血,要麼溫潤人心,從不流於表麵。
雙方在俱樂部的會客室落座,簡單的寒暄過後,攝像機亮起了紅燈。
“林指導,首先還是要恭喜您,帶領泰山隊拿到了這個含金量十足的聯賽冠軍。”李承澤的聲音很沉穩,帶著一種讓人放鬆的磁性。
“我想替所有球迷問一個問題,賽季初的時候,球隊前七輪隻拿到七分,當時外界的批評和質疑聲鋪天蓋地。您當時接手球隊的時候,壓力大嗎?”
“壓力?”林昊調整了一下坐姿,身體微微前傾,“我的工作不是感受壓力,是解決問題。當你在思考怎麼贏下場比賽時,就沒時間去想彆的事情了。”
李承澤笑了笑,點了點頭,似乎對這個答案並不意外。
“您解決問題的方式確實很特彆。我們複盤了整個賽季,發現泰山隊最大的變化,是從一支依賴球星個人能力的球隊,變成了一支戰術紀律嚴明、每個人都像齒輪一樣運轉的整體。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您的思路嗎?”
這是個很專業的問題。
林昊的話也多了起來,他談到了現代足球對中場控製權的要求,談到了費萊尼出色的球商和身體對抗能力,談到了如何通過整體的移動來為核心球員創造空間。
他講得深入淺出,沒有半句空話套話,就像在給自己的隊員複盤比賽。
李承澤安靜地聽著,時不時地點頭,手裡的筆在筆記本上迅速記錄著。
他沒有打斷,給了林昊最充分的講述空間。
半個小時過去,關於技戰術的探討告一段落。
李承澤合上了筆記本,身體向後靠在沙發上,換上了一種更像是聊天的語氣。
“林指導,我們聊聊您個人吧。”
來了。
林昊放在膝蓋上的手,指節不自覺地收了一下。
“您也是從泰山青訓走出來的,年少成名,轉會豪門,拿下亞冠,入選國家隊,成為隊長……您的球員生涯,前半段幾乎是所有中國球員的夢想。”
李承澤的目光,透過鏡片,平靜地注視著林昊,“但後麵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重大的傷病,還有那場……所有人都無法忘記的比賽。”
會客室裡的空氣仿佛凝滯了。
連攝像師的呼吸都放輕了。
“從國足英雄,到被千夫所指,再到黯然退役。那段時間,您是怎麼度過的?”
林昊沒有立刻回答。
他抬眼,目光越過李承澤的肩膀,望向牆上掛著的一幅照片。
那是泰山隊第一次奪得雙冠王時的球隊合照,照片已經有些泛黃,但上麵每個人的笑容都燦爛得晃眼。
以一己之力改變足協規則的門將薩沙、山東足球的代表人物宿茂臻,以及那位傳奇主教練桑特拉奇......
“我把自己關在家裡,拉上窗簾,不見任何人。”
“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我每天就是看著天花板,從天亮,到天黑,再到天亮。我在想,如果我沒有受傷,如果我那天沒有上場,如果那個球沒有碰到我的腿……想了很多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