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主席離開濟南的第三天,一份來自足協內部的會議紀要,悄無聲息地擺在了各大俱樂部老總的案頭。
紀要裡,宋主席在總結地方調研工作時,用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們有些俱樂部,家底確實厚。既有值得尊敬的故紙堆,也有正在破土發芽的新土壤。”
懂的人,都明白這話指的是誰。
而在泰山b隊的訓練場上,韓鵬正一腳將一個標誌桶踢飛。
“傳啊!往肋部傳!隊友給你拉扯出來了這麼好的空間,就因為你的猶豫錯失了機會!”他衝著場上一個模仿烏格裡尼奇踢球的年輕中場吼道。
自從宋主席來過之後,韓鵬的訓練熱情,不減反增。
他才不管什麼“故紙堆”還是“新土壤”,他隻知道一件事,林昊把b隊交給他,就是要讓他練出一幫能隨時頂到一線隊,並且能立刻適應林昊那套高強度戰術的兵。
一個滿臉是汗的年輕球員在休息時,湊到他身邊,遞上一瓶水:“韓指導,聽說主席誇咱們了?”
韓鵬接過水,擰開灌了一口,瞥了他一眼:“誇你有屁用?能讓你漲工資?還是能讓你直接上一隊踢首發?”
年輕球員被懟得一愣。
“林導怎麼跟你們說的?b隊和一隊的距離,就隔著一層窗戶紙。但那層紙,是拿命捅破的,不是靠彆人誇出來的。都給我記住了,在我的隊裡,你們就得把自己當成一隊的替補,隨時準備上場玩命。現在流的汗,就是將來上了場少流的血。”韓鵬把瓶子捏得咯吱作響,“都歇夠了沒有?歇夠了就給老子繼續跑!”
一群半大孩子,哀嚎著,卻又興奮地衝回了球場。
韓鵬看著他們的背影,嘴角咧開一個弧度。
他知道,這幫小子,就是林昊想要的“新土壤”。
而他,就是那個負責翻土施肥的農夫。
一線隊的訓練基地裡,氣氛則完全不同。
林昊已經把對陣海港的勝利,從球員們的腦子裡,徹底清除了出去。
現在,整個球隊的重心,隻有一個——主場對陣青島西海岸。
晚上的戰術分析會,林昊卻破天荒地在戰術板上,擺出了一個塵封已久的陣型。
352。
當林昊將代表鄭錚、薩恩斯和石柯的磁鐵,在後防線上並排擺成一條直線時,會議室裡響起了一陣壓抑不住的議論聲。
“我靠,352?這套打法又拿出來了?”陳蒲在下麵跟謝文能小聲嘀咕,“上次用是啥時候來著?我都沒什麼印象了。”
“噓,聽著。”謝文能捅了他一下。
林昊沒有理會下麵的騷動,他拿起戰術筆,在戰術板上畫了起來。
“門將,王大雷。”
“三中衛,薩恩斯居中,負責拖後和指揮。鄭錚在左,石柯在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