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戛納的“東方邀約”_文娛:我的十年隱居藏著文娛半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8章 戛納的“東方邀約”(1 / 1)

初夏的晨光透過雲棲文創新總部的竹編窗欞,在陸硯辭的辦公桌上投下細碎的光影。桌麵上沒有堆積的文件,隻放著三樣東西:一本翻到“襄陽城戲份”的《俠影篇》劇本,封麵上還留著草原拍攝時沾的泥點;一枚迷你宋代步人甲模型,甲片在晨光下泛著冷鍛工藝特有的光澤;還有一台打開的筆記本電腦,屏幕上靜靜躺著一封來自法國戛納電影節組委會的官方郵件,發件人後綴的“cannesfifestiva”字樣,在白底屏幕上顯得格外醒目。

陸硯辭站在桌前,指尖懸在鼠標上方,沒有立刻點開郵件。他先拿起那本舊劇本,翻到某一頁——上麵用紅筆標注著“草原暴雪夜,郭靖練掌,雪粒粘發梢”,旁邊還貼著一張泛黃的便簽,是李岩當年寫的:“今天凍得握不住拳,但想到郭靖的堅持,就咬牙拍了”。三年前在內蒙古草原凍得嘴唇發紫的日子,道具組為了甲片的冷鍛工藝反複試驗的夜晚,吳阿婆坐在燈下織粗布麻衣的身影……這些畫麵像電影一樣在腦海裡閃過,讓他的指尖多了幾分沉甸甸的期待。

終於,他點開了郵件。深藍色的官方信紙上,法語與中文雙語寫就的邀請詞清晰呈現:“尊敬的陸硯辭先生:經戛納電影節組委會評審,謹代表本屆電影節,正式邀請您的作品《江湖誌·俠影篇》作為‘非競賽單元展映影片’,參與第7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這是中國武俠題材影視作品首次獲此殊榮,我們期待在戛納的銀幕上,向全球觀眾展現東方江湖的獨特魅力。”

郵件附件裡,是組委會撰寫的評價函,陸硯辭逐字逐句地讀著,目光在某段話上停留許久:“《俠影篇》摒棄了影視行業常見的‘流量捷徑’,以三年實景拍攝的誠意、非遺工藝複刻的匠心,將東方文化的‘俠義精神’與‘宋韻美學’具象化——郭靖掌風裡的暖金色,是‘至剛至陽’的哲學表達;黃蓉襦裙上的竹編紋樣,是‘傳統手藝’的當代延續;襄陽城的堅守,是‘家國情懷’的普世共鳴。這部作品不僅是一部武俠劇,更是為全球影視行業提供了‘優質內容創作’的全新範本:文化不必刻意迎合,真誠自會跨越山海。”

讀到“真誠自會跨越山海”時,陸硯辭忍不住拿起桌上的步人甲模型,指尖拂過甲片的紋路——這是老周特意為他做的紀念版,比劇中的實物小了三倍,卻依舊用了1825片迷你甲片,每一片都要手工打磨。他想起老周當時說的話:“這甲是咱東方的東西,得讓它見見世麵。”如今,這句話竟以這樣的方式成真,讓他的眼眶微微發熱。

當天下午,陸硯辭召集了李岩、蘇曉、王珂,還有《星塵歸途》的核心創作團隊,在“稻田會議室”裡開會。竹編隔斷外,稻穗已經長到齊腰高,風穿過稻田的“沙沙”聲成了最自然的背景音。陸硯辭把郵件打印出來,放在會議桌中央,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李岩穿著簡單的白襯衫,手裡攥著《守望鄉村》的劇本初稿;蘇曉的裙擺上繡著淡淡的纏枝紋,是她為戛納準備的禮服設計靈感;王珂則帶了一本《守藝人》的英文版樣書,封麵上印著老木匠的肖像。

“戛納邀請我們去展映《俠影篇》,這是中國武俠劇第一次站在這個舞台上。”陸硯辭的聲音裡帶著抑製不住的自豪,卻沒有絲毫炫耀,“但我想帶你們一起去,不是讓你們當‘隨行人員’,是讓你們站上國際舞台——李岩可以和全球的演員聊‘東方角色的塑造’,蘇曉可以分享‘如何用細節還原宋代女性形象’,王珂可以帶著你的書,和國外的作家聊‘手藝故事的跨文化表達’。”

李岩猛地抬頭,眼裡滿是驚喜與不敢置信。他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試鏡時,連鏡頭都不敢看,是陸硯辭讓他在草原上“找郭靖的魂”;如今,他竟有機會在戛納和國際影人對話。“陸導,我……我還沒準備好……”他有些結巴,卻攥緊了手裡的劇本,“但我想試試,想讓他們知道,中國的武俠角色,不隻是‘會功夫的符號’,是有血有肉的人。”

蘇曉也跟著點頭,她從包裡拿出一張設計圖,是她為戛納準備的禮服——主體是宋代襦裙的形製,卻用了現代的輕薄麵料,裙擺上繡著《俠影篇》裡的纏枝紋,領口處嵌著細小的琉璃珠,是陳曦幫她設計的。“我想穿這身去,讓他們看看宋代的美,不是老氣的‘古裝’,是能和現代審美融合的優雅。”她的聲音不大,卻透著堅定,像極了劇中那個靈動卻有韌性的黃蓉。

王珂則翻開《守藝人》的英文版,指著扉頁上的老木匠照片:“我想把這本書送給戛納的出版商,告訴他們,中國的‘守藝人’故事,和法國的麵包師、意大利的皮具匠一樣,都藏著‘堅守’的溫度。或許,還能為《星塵歸途》找些國際合作的機會。”

陸硯辭看著他們眼裡的光,笑著補充了一個計劃:“我還想在戛納期間,辦一場‘東方科幻論壇’。”他打開筆記本,調出《星塵歸途》的飛船設計圖——鬥拱結構的船身、太極能量核心的示意圖,還有融入《山海經》星象的舷窗設計,“我們不聊‘怎麼模仿西方科幻’,要聊‘東方敘事能為科幻帶來什麼’——比如用太極的‘陰陽平衡’解決星際危機,用中醫的‘氣’解讀外星文明,用中式庭院的‘共生’理念設計飛船生態。我已經聯係了fix的馬克·陳,還有幾位國際科幻導演,他們都願意來參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會不會太冒險了?”有人小聲問,“畢竟東方科幻還沒人做過,他們可能不理解……”

陸硯辭搖了搖頭,目光落在窗外的稻田裡:“《俠影篇》開拍前,也沒人相信武俠劇能靠實景和非遺火起來。但我們做到了,因為我們講的是‘真誠的故事’,不是‘東方的符號’。《星塵歸途》也是一樣,我們要讓他們看到的,不是‘穿漢服的外星人’,是‘東方哲學裡的宇宙觀’——這種‘共生’‘平衡’的理念,或許正是當下全球科幻需要的新視角。”

會議結束後,李岩留在會議室裡,反複翻看《俠影篇》的劇本,在空白處寫滿了要和國際影人交流的話題;蘇曉拿著禮服設計圖,給陳曦發消息,想在裙擺上加入陶土燒製的小裝飾;王珂則開始準備論壇的發言提綱,把《守藝人》裡的手藝故事,和《星塵歸途》的科幻理念結合起來。

陸硯辭站在稻田邊,看著遠處的竹編工坊,手裡握著那封戛納的邀請郵件。他知道,這場戛納之行,不隻是《俠影篇》的“亮相”,更是中國新一代影視人向世界的“對話”——不是去“迎合”,而是去“分享”;不是去“證明”,而是去“交流”。

當夕陽灑在稻田上,金色的光裹著稻穗的清香,陸硯辭仿佛已經看到了戛納的銀幕——《俠影篇》裡的草原風雪在銀幕上展開,郭靖的掌風帶著暖金色的光,黃蓉的襦裙在華山雲海間飄動;銀幕外,李岩、蘇曉、王珂站在台上,用流利的英語分享著東方的故事;論壇上,各國導演圍著《星塵歸途》的飛船設計圖,熱烈地討論著“太極能量”的可能性。

這封來自戛納的“東方邀約”,從來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它讓東方江湖的溫度,能被全球觀眾觸摸;讓中國新一代影視人的力量,能被世界看見;更讓東方敘事的未來,有了無限可能。而陸硯辭和他的團隊,正帶著這份“真誠”,準備踏上前往戛納的旅程,去赴一場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約”。

喜歡文娛:我的十年隱居藏著文娛半壁請大家收藏:()文娛:我的十年隱居藏著文娛半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