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鳥號”的建造與各子係統測試已全麵完成,這艘集成了最新技術、代表著全新作戰理念的空天母艦,即將正式入列。但在它獨自翱翔深空之前,必須完成最後一道關鍵考核——與現有空天力量的旗艦、以厚重火力與強悍防禦著稱的“赤龍號”進行實戰化聯合演習,檢驗新舊兩代空天母艦協同作戰的可行性與威力。
演習代號“和鳴”,旨在驗證“高低搭配、功能互補”的新時代空天母艦戰術體係。地點設定在小行星帶外圍的複雜引力環境區域。
一、雙星出鞘
廣袤的宇宙背景下,兩艘風格迥異的巨艦遙相呼應,構成一幅極具衝擊力的畫麵。
“赤龍號”如同巍峨的山脈,艦體厚重,炮塔林立,巨大的等離子護盾發生器散發著幽幽藍光,透著一股不動如山的沉穩與力量感。它是力量的象征,是堅固的移動堡壘。
“玄鳥號”則似一柄出鞘的細劍,修長流暢,艦體光潔隱形,幾乎與星空背景融為一體,隻有引擎噴口偶爾閃爍的幽藍光芒顯示著它的存在。它是敏捷的化身,是隱匿的致命刺客。
兩艦編隊組成特混艦隊,“赤龍號”為艦隊核心,“玄鳥號”作為前置偵察與突擊單元。
二、戰術演繹
演習開始,模擬敵方為占據小行星帶有利地形、擁有大量固定防禦工事和機動兵力的“藍軍”。
第一階段:偵查與信息壓製玄鳥主導)
“玄鳥號”率先行動,引擎功率降至最低,憑借卓越的隱形性能,悄無聲息地潛入小行星帶邊緣。其搭載的“影龍”隱形偵察機與“蜂群”偵察單元被釋放,如同擴散的迷霧,迅速摸清了“藍軍”的兵力部署、防禦弱點及指揮節點。
“赤龍號”則在後方安全距離展開,強大的相控陣雷達進行遠程警戒,為“玄鳥”提供宏觀態勢信息,並準備進行遠程火力支援。
第二階段:電磁破襲與定點清除玄鳥主攻,赤龍策應)
獲得精確目標信息後,“玄鳥號”並未急於強攻。其釋放的電子戰“蜂群”對“藍軍”關鍵節點的通訊和雷達係統發動了精準的飽和乾擾和欺騙。“藍軍”防空網絡瞬間陷入混亂。
趁此機會,數架“影龍”戰機在“蜂群”掩護下,利用小行星掩護,突入防禦圈,使用高能脈衝彈精確“摧毀”了“藍軍”的遠程預警雷達和通訊中繼站。“藍軍”變成了“瞎子”和“聾子”。
與此同時,“赤龍號”在後方用重型軌道炮對“藍軍”暴露的大型固定目標進行了首輪遠程精確打擊,進一步削弱其防禦。
第三階段:正麵強攻與側翼突襲赤龍主攻,玄鳥配合)
“藍軍”防禦體係被削弱後,“赤龍號”龐大的艦體開始前壓,強大的等離子護盾全開,吸引並承受了“藍軍”剩餘火力的集中攻擊。它如同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了敵人的注意力。
就在“藍軍”全力應對“赤龍號”的正麵壓力時,“玄鳥號”早已機動至其防禦薄弱的側翼。在“赤龍號”的火力掩護下,“玄鳥號”的機庫全開,大批“影龍”攻擊機和突擊“蜂群”傾巢而出,對“藍軍”指揮中樞和能源核心發起了致命的“掏心”攻擊。
第四階段:協同防禦與追擊雙艦協同)
麵對“藍軍”殘餘機動兵力的反撲,“赤龍號”憑借厚重的裝甲和強大的護盾頂在最前,為“玄鳥號”提供保護。而“玄鳥號”則指揮“蜂群”構成動態防禦網,攔截來襲導彈和戰機,並用精準的點防禦武器清除靠近的威脅。兩艦的火力、護盾、探測數據通過高速數據鏈實時共享,形成了1+1遠大於2的協同防禦效果。
最終,在雙艦的默契配合下,“藍軍”被徹底擊潰。
三、體係的勝利
演習結果遠超預期。裁判係統判定:“紅方”以極小代價完勝。
複盤會議上,氣氛熱烈。
“赤龍號”艦長感慨道:“以前我們強調單艦全能,攻防一體,但難免笨重。有了‘玄鳥’在前方充當耳目和尖刀,我們可以更放心地發揮火力和防禦的優勢,作戰效率提升了數倍!”
“玄鳥號”艦長新任艦長高雲,原“影龍”試飛員)補充道:“正是因為有‘赤龍’大哥在正麵吸引火力,提供堅實的後盾,我們才能毫無後顧之憂地執行高風險、高回報的隱形突襲和精確打擊任務。我們互補短板,形成了完整的作戰閉環。”
演習總指揮總結道:“‘龍雀之爭’,爭的不是高下,而是融合。‘赤龍’為盾,穩如泰山;‘玄鳥’為矛,疾如閃電。這標誌著我們的空天作戰體係,從平台中心戰正式邁向了體係統一、網絡中心戰的新時代。未來,我們將根據任務需求,靈活搭配不同型號的母艦,形成最優戰力組合。”
四、傳承與開創
聯合演習的成功,標誌著中國空天力量告彆了單一艦種包打天下的時代,進入了依據不同任務特性、靈活配置、體係對抗的新紀元。
“赤龍號”代表了過去的輝煌與堅實的基礎,它厚重的裝甲和強大的火力在未來依然不可或缺;“玄鳥號”則代表了未來的方向與銳利的鋒芒,其隱形、信息和無人化作戰能力是製勝的關鍵。兩者並非替代關係,而是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空天軍走向深空的堅實階梯。
“龍雀和鳴”,其聲清越,響徹寰宇。這不僅是兩艘巨艦的協同,更是新舊作戰理念的完美融合,為中國空天力量開啟了更加廣闊和充滿可能性的未來。
喜歡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南天門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